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 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他在做每一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的。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长篇小说《小时代》,讲述了一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四位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
D.为了防止不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让他得以从重症新冠肺炎的魔爪中死里逃生。
B.“地摊经济”呈现复苏趋势,全国已有大约30个城市为“地摊经济”松绑。
C.国家建立健全禁毒信息系统,开展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4、下列短语中和其它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祖国万岁
B.品质优良
C.天气晴和
D.思想品质
E.成绩好
5、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曲中直接点明了“别情”之深的词语是__________。
【2】对这首元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一点相思几时绝”作者直抒其缠绵的相思之情。
B.“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C.“溪”、“山”构成多重障碍,加深缠绵的愁思。
D.“人去也”直抒胸臆,表现主人公离别后的伤痛。
6、有才能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慧眼识人的人却不多。这正如《马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混帐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甫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
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甫,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去补考,在厨房里等神甫的时候,他看见保尔把一把烟末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保尔被赶了出来,坐在门口最下一磴台阶上。他想,该怎么回家呢?母亲在税务官家里当厨娘,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为他操碎了心,该怎么向她交代呢?眼泪哽住了保尔的喉咙。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
【3】根据文段内容,说说神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云端上的村庄
秦岭
①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
②站在大渡河畔,我东张西望,唯见白云悠悠,不见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会是胜利村人的故乡吗?
③当地文友问我:“你在找什么?”
④“云端上的村庄。”
⑤“其实,所谓‘云端上的村庄’,听着充满诗情画意,说穿了那是典型的‘悬崖村’,咱这一带有很多。至于胜利村旧址,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天气,肉眼是看不到的。”
⑥初闻“云端上的村庄”,应该与早先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有关,记得当时我正在家中看电视,荧屏上惊现这样的画面:村子在云端若隐若现,峭壁上凌空垂挂着长长的藤梯,崖畔上镂刻着窄窄的石阶,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可这次到了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我才知道当年的胜利村比阿土勒尔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云端里的胜利村,海拔高达一千六百米。当地人说:“人掉下去,就像从天上掉下去一样,不沾一根草。”
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一刻,我真正懂了李白。
⑧“老鹰茶,茶老鹰,香飘万里留客人……”
⑨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山歌声,如丝似缕,优美婉转,这应是从胜利村新址传来的吧。靠近村口,迎面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峡谷第一村”八个大字。朋友曾提醒我,他二十年前和朋友不远千里下川西,曾攀爬过好几个“云端上的村庄”,从谷底到村庄,来回平均至少三天时间。很多乡民与世隔绝,见到他们这些不速之客,目光里充满了戒备和疑惑。
⑩绕过大石碑,一条开阔整洁、弧度如虹的主街道扑面而来,两旁是几十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风貌建筑群:民居、超市、宾馆、文体活动中心……白墙青瓦,廊檐飞翘,阁楼竞秀,古朴中洋溢着时尚,雄浑中饱含着风情。小巷时见小桥流水,门口多有桂树浓荫,院内常常鸡犬相闻。各种石砌、木搭的花圃、围墙,玲珑雅致,风格迥异。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主动和我打招呼,表情善良友好。
⑪街道中央的文化广场上,三位美丽的彝家姑娘,身穿崭新、漂亮的彝家服饰,正在介绍这里的老鹰茶:“先生,喝杯老鹰茶吧。”
⑫我问:“一杯多少钱?”
⑬“咱自产的,不要钱,只要你们外边人常来做客就行。”
⑭其中一个姑娘告诉我,她们几位并非云端上下来的移民,而是政府的组织宣传让她们所在的公司认准了胜利村得天独厚的旅游前景和发展商机,专门在这里开发老鹰茶。云端上的环境适宜种植老鹰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却上了云端,种植面积扩大,行销省内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⑮不用问,进村之前听到的山歌,一定是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尝了一口老鹰茶,果然别有风味。
⑯蓦然回首,这才发现身后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雕,内容展示的是当年胜利村人背着背篼在云端上艰难攀登的画面。正面题有四个大字:云端移民。石雕背面,镂刻一行小字:这里的人们来自悬崖绝壁的云端之上。
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给游客讲云端上的故事:“我们来自云端,来云端之前,湖广是我们的家乡……”
⑱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
【1】对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胜利村新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胜利村人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感悟。
B.本文写作者来到云端之上的胜利村,见到村庄换新颜,感叹胜利村人生活越过越好。
C.“云端上的村庄”就是典型的“悬崖村”,村民走向外面的世界常要借助藤梯,攀爬悬崖。
D.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同时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富有表现力。
【2】胜利村人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从修辞角度)
(2)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从描写角度)
【4】文末“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语意丰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9、题二:本学期我们所学过的《壶口瀑布》《登勃朗峰》等都是著名的游记。我们同样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在旅途中欣赏美景,产生逻想。现在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