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桂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新政对商业住宅“不限购”,便有售楼人员借机撺掇北漂一族“拍脑袋”购房。

    B.冬天悄悄的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波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C.2008年5月12号那天,近9万条生命在汶川大地震中戛然而止

    D.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B.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傅雷家书》中,他首先强调的就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核舟记》选自由明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这篇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 4、下列作品以作者的字来命名的一项是(    

    A.《柳河东集》    B.《韩昌黎文集》  C.《东坡乐府》    D.《王子安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

    唐代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释)①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②品流:等级,类别。③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④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⑤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鹧鸪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

    B. 颔联是说,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只看到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到鹧鸪鸟的啼叫声音。

    C. 颈联描写了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的抬起手臂,听任雨水沾湿衣袖。

    D. 尾联写出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诗人对鹧鸪的形象作了工雕细镂的描绘。

    B. 荒江、野庙着以“雨昏”、“花落”,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入魂销肠断的氛围。

    C. 颈联从鹧鸪转而写人,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的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

    D. “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三国演义》

    1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_____________

    2“鸡肋”的故事源自《三国演义》,故事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文房四宝

    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砚,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湖北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砚,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 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

    ⑥文房四宝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

    1下列与“文房四宝”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是南宋诗人陆游对“文房四宝”的吟咏

    B.“文房四宝”品类繁多,史上著称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至今仍享有盛名。

    C.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一整套汉文帝时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均全。

    D.融汇了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形式的“文房四宝”,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州所产“紫豪笔”唐宋时期千金难求,明清之时,“湖笔”成为文房四宝名品。

    B.避乱徽州的奚超父子改进了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即后来的徽墨。

    C.宣纸“滑如春冰密如茧”,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D.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因其资源缺乏,名贵且已不多,故被誉为“群砚之首”。

    3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说说保护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的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你以“从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