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这篇文章以“看戏”为线索,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灯笼》一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顺着自己的思绪,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使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C.应对,是一项口语交际,也是一种能力。做好应对的前提是认真聆听对方的言语,准确理解其意图,把握其观点态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的话语情境,快速调动思维,迅速做出反应,就能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了。
D.《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按照时间顺序,从远古的恐龙灭绝现象说起,分析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启示我们: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
2、下列有关名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C.《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雷、傅聪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童年;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弱冠”指成年;“黄发”象征长寿,故指老人。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游记散文
B.《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叙事诗
C.《桃花源记》-----陶渊明-----中国汉代---散文
D.《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是鱼之乐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5、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请你概括上面这首小词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上、下片内容对写作手法及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简要分析。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甲)这时,托普塔洛和保尔都已经勒不住战马了,他们迎着死神的魔爪,径直向机枪冲过去。军官朝保尔开了一枪,但是没有打中,子弹像一只麻雀,“嗖”的一声从他的脸旁飞了过去。那个军官被战马的胸脯撞出去老远,脑袋磕在石头上,仰面朝天倒下去就在这一刹那间,机枪迫不及待地发出了疯狂而粗野的狞笑声。托普塔洛就像被几十只大黄蜂蜇着似的,连人带马摔倒了。
(乙)这是工人党员积极分子小组在集会,保尔写信要求担负一点宣传工作,党委就把这个小组交给了他。保尔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保尔双手重新把住了舵轮,生活的巨轮几经周折,又朝着新的目的地驶去。他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1)(甲)文描写了保尔所在的骑兵师与哪国军队交战的场景?
(2)(乙)文画线句子中的“通过文学”具体是指保尔创作了哪部作品?表现了保尔怎样的精神?
8、课内精读
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黄、蒲草,是制造人造棉和纸张的原料)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1】“休战”一词在本段中有什么含义?
【2】试赏析“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中数字说明了什么?
【4】选段第一段在全文写作中有什么作用?
9、读下面两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哲学家康德曾说:“所谓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材料二:四川宜宾高三学生余梦瑶在家上网课期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学习,晚上6点规划晨读和晚读,她有3个本子,其中一本写满规划,字迹工整如印刷体。她说疫期上网课全靠自律,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信心和目标是支撑自己在家学习的原动力。她说:“任何东西只要掌握了原动力,明确了目标,自律这条路可以走得很好!”
要求: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②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