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妇儒皆知 挚友 鞠躬尽瘁 屏障
B.沥尽心血 深宵 锲而不舍 取缔
C.浩浩荡荡 吩咐 微不足道 镐头
D.大庭广众 诘问 当之无愧 疮疤
2、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茸 累赘(lěi) 蕃(fán)多 鲜为人知
B. 伫立 枯槐(huái) 迸溅 盘虬(qióng)卧龙
C. 单薄 孱头 马嵬(wéi)坡 怏(yàng)怏不乐
D. 校注 告罄(qìng) 赢弱 睚眦(zì)必报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林佳的画在画展上获奖,他的哥哥对刘老师说:“舍弟这次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非常感谢您。”
B.小茗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打通畅的语句,我斗胆斧正。”
C.徐良在教室里说:“我昨天在教室里丢失一本《新华字典》,如有拾获,请从速归还。”
D.昨天张华偶然遇到了已分别多年的同学李明,张华激动地说:“老同学,多年不见,久仰啦!”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补(jiào) 羸弱(léi) 忍俊不禁(jīn) 深恶痛绝(wù)
B. 亘古(gèn) 殷红(yīn) 忧心忡忡(chōng) 锲而不舍(qiè)
C. 修葺 (qì) 晌午(shǎng) 鲜为人知(xiān) 心有灵犀(xī)
D. 愧怍(zuò) 炽热(chì) 义愤填膺(yīng) 屏息凝神 (píng)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游客也按捺不住,前往湖边拍照游玩。
①由于连日来的气温回升 ②像是无数朵莲花镶进了蓝宝石
③一些冰块漂浮在浅蓝色的水面上 ④新疆昭苏玉湖湖面上蓝色的冰面开始融化。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①④③②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g) 校(jiào)对 丰饶(yáo) 气冲斗(dǒu)牛
B.殷(yān)红 谦逊(xùn) 呜咽(yè) 鲜(xiǎn)为人知
C.澎湃(bài) 咀嚼(jiáo) 碾(niǎn)压 锲(qì)而不舍
D.粗拙(zhuó) 孤孀(shuāng) 哺(bǔ)育 迥(jiǒng)乎不同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①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②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③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④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⑤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⑥,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⑦,助画方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赤壁之战》)
注释:①元表:此处有误,当为“文表”,东吴谋士秦松。②子敬:指鲁肃。③赞:辅佐。④程公:指东吴将领程普。⑤邂逅:一旦。⑥左右督:正副都督,地方最高军事长官。⑦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今天军队中的参谋长。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B.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C.夫/以疲病之卒御狐 D.孤/当续发人众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孤(______) (2)逆(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4】请结合选文分析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登幽州台歌》中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篇小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东藏记(节选)
宗璞
(1)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2)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3)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4)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伦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图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5)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6)“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7)“卣[you]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8)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9)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10)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救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11)“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12)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13)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1】请根据作品的内容,以“明伦大学师生”为陈述对象完成下表。
时间 | 主要事件 |
警报响起 | 走去郊外继续上课 |
紧急警报响起 | 依然上课 |
马达声传来 | (1) |
我方战机迎敌 | (2) |
看到校舍中弹 | 惊呼 |
警报尚未解除 | (3) |
见到学生牺牲 | (4) |
【2】请结合文意分析第2段写蓝天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2)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
【4】宗璞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她这样说的原因。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_______→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的“泪”字蕴含了怎样丰富的情感?
【4】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12、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