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契约 屏嶂 荒草萋萋 毛骨竦然
B.吞噬 震悚 语无伦次 姗姗来迟
C.烧灼 赢弱 海市蜃楼 千均重负
D.猥锁 闲睱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
2、下列最能体现出太阳花不惧烈日,盛情绽放的句子是( )
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 。
A.阳光炽热,它也开得艳丽,开得热情,开得旺盛。
B.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是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C.阳光虽然炽热,但它开得更加艳丽、热情、旺盛。
D.阳光越炽热,它开得越艳丽、热情、旺盛。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 商酌 大廷广众 诲人不倦
B. 晶莹 契约 以身作责 慷慨淋漓
C. 凛冽 服侍 迥乎不同 妇孺皆知
D. 斑澜 祈祷 姗姗来迟 天涯海角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dǎo 严谨jǐnɡ 契约qì 夺眶而出kuànɡ
B.苦涩shè 怪诞dàn 晌午shǎnɡ 病入膏肓huānɡ
C.譬如 pì 伫立zhù 挑逗tiǎo 盘虬卧龙qíu
D.忏悔chàn 亘古ɡèn 折损sǔn 惊涛骇浪hài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兽铤亡群(疾走) 仰之弥高(更加)
B. 锲而不舍(刻) 刮目相待(擦拭)
C. 风悲日曛(昏暗) 迥乎不同(很接近)
D. 群蚁排衙(衙门) 鲜为人知(少)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阅十余岁,僧募重金重修。 阅,读书。 (纪昀《河中石兽》)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 (刘禹锡《陋室铭》)
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植,竖立。 (周敦颐《爱莲说》)
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了解。 (《孙权劝学》)
7、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掉“随着”或“使得”)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把“的人数”删掉)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把“讨论”和“阅读”调换位置)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把“能否”删掉)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在有所益 B. 肃/遂拜/蒙母
C.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9、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2)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约客》赵师秀)
(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贾生》李商隐)
(5)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暮江吟》白居易)
(6)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________。(《兰溪棹歌》戴叔伦)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中石兽》纪昀)
10、阅读《传递》,完成下列小题。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______→重拾希望→______→十分感激
【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3】分析结尾画线句在选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11、阅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
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填空。
(1)在作者看来,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最后一句,简要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语)。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的,若以“苦与乐”为题,则显得范围过大,不够准确。
B. 文章以连续的设问开头,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C. 第③段中“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D. 第④段中,与第③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是: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12、写作。
2020年,14亿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非同寻常的抗疫之战,中国人民在应对疫情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白衣战士:冲锋,朝着最危险的地方;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八方支援:接力,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澎湃力量。爱心正在传递,战“疫”接力攻坚,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话题作文,作为献给共和国的礼物。
题目: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创意有创见。(4)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5)字数不得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