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 2、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间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味同嚼蜡,实在激不起阅读的兴趣。

    B.湖南卫视打造的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峡江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澎(pài) ##dot## 扭(biè) 弱(léi) 为人知(xiǎn)

    B.丁(mǎo) (shǎng)午 执(zhuó) 气冲牛(dǒu)

    C.宁(wú ) 告(qìng) 机(zhù) 白雪皑(ái)

    D.育(bǔ) 越(zhuō) 持(jīn ) 九连环(qū)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 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D. 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 6、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chì)       性(nián)       海市蜃楼       不耻下问

    B.愧(zuò)       (zhuì)       悲天悯人       一反即往

    C.步(duó)       (bìng)       深恶痛绝       妇孺皆知

    D.立(zhù)       (sǒng)       语无论次       不期而至

  • 7、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用热血为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C.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D.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个个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气冲斗牛,十分专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字的含义。

    (1)十余岁

    (2)岂能暴涨携之去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你认为这样推断正确吗?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作者再默写全诗。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墙里的玉兰花

    王娟

    ①春天要来了,看守所院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以前常穿梭在开花的树下的兄长,却回不来了。

    ②李建生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看守所的一个普通民警。看守所的抗疫形势从一开始就特别严峻。河南紧靠湖北,是此次疫情的全国次重灾区;而且看守所在押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一旦疫情传入监区,后果不堪设想。

    ③李建生所在的看守大队,原本加他有6名民警,但一人患癌做了手术不能上岗。李建生连着1月23日、24日(除夕)值了两天两夜班。28日、29日,一个同事咳嗽发烧,需要隔离。李建生又替了他两天两夜班。2月1日,全国监所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李建生二话不说又带头上岗,从2月1日至6日一直在所值班和封闭备勤。期间,领导考虑他的身体,怕出事,让他回去休息一下:“你年龄大,身体又不好,不行让其他人上吧?”他却说:“人手紧,没事,我能顶住。”

    ④2月13日,他回家拿了趟衣服和药又回到岗位。那天一整天,李建生不停穿梭在看守所大院、AB门、监区执法服务大厅、提讯区,办理远程视频提审,代替办案单位办理在押人员换押、延期等法律手续。对讲机里,不时响起李建生协调监区内外办理业务的声音,没有人察觉他的异样。

    ⑤晚上20时20分,全体值班、备勤民警和辅警开始封闭晚点名,李建生从办公桌前起身时,突然无力地说:“我怎么站不起了?”一旁的民警赶紧上前扶住他,大声喊人。此时的李建生已四肢瘫软、神志不清。随后,他被送上了救护车。2月15日16时15分,经过44小时的抢救,医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56岁的他因突发脑溢血匆匆走了。截至他倒下那天,李建生连续在一线工作了9天。

    ⑥因为抗疫,李建生的后事一切从简,但仍有一些群众得知后,不顾再三劝说,带着口罩非要来送他一程,李建生家只好大敞着门和窗。东风辖区小卖店老板万国良哭着说,2004年9月,他患了白血病。春节时,李建生看了媒体的报道后给他送来了1000元钱。万国良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叫李建生,是东风所的副所长。会兴一组75岁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刘淑亚,由儿子搀扶着,大哭着在夜色中赶来拜祭。她说,她丈夫患癌症去世,她一个缺亲少友的中年妇女,拖着三个孩子,缺吃少穿,日子都不知道咋过。时任会兴所副所长的李建生得知后,和她们结了帮扶对子,资助她们办了个小沙发厂,从此,一家人才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会兴街的刘振峰爱惹事。2005年,刘振峰因为打架进了派出所。李建生几次三番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又找人帮刘振峰承包了一个垃圾处理厂,使他走上了正道。刘振峰说,李建生对他,犹如再生父母。

    ⑦从警30多年,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荣誉,遇有好事总是让着别人。这个老实人虽然在群众和同事中口碑特别好,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

    ⑧除了李建生,他家四口人还有两口也忙碌在抗疫一线。儿子在自己单位设在湖滨区涧河街道的某小区防疫卡点值守,儿媳是湖滨区车站街道一防疫卡点的负责人。市区施行网格化防疫后,是李建生支持他们第一批报名到一线值岗的。

    ⑨2月19日,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支持抗疫一线。他说:“父亲是因为抗击新冠肺炎走的,我们要替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⑩春天就要来了,看守所大墙里的白玉兰就要开了。那个洁如玉兰的人,会魂归旧地,再来看看花吗?玉兰树有知,花开祭故人。

    (——根据出题需要文章有所改动)

    【1】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简要概括看守所“严峻”的抗疫形势体现在哪里?

    【2】阅读文章③—⑦自然段,分析第⑦自然段中“可事后市局政治部翻他的功劳簿,发现他没有一项超过分局等级的荣誉”加点字的内涵。

    【3】结合文章⑧—⑨,分析“李建生儿子李俊杉代表家人,把亲友和社会各界捐助的31500元救助金捐给了市红十字会”的原因。

    【4】请从结构、内容和情感三方面分析文章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粘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颚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一旦失去这种“润滑油”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締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唾液作用”的一项是(  )

    A.抗菌和凝血

    B.润滑口腔

    C.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解毒作用

    D.使人永远年轻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简洁明了,“奇妙”二字是对唾液特点的概括,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B.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的作用。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文章介绍了唾液及其作用,让读者从几个方面了解到了唾液的奇妙之处。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B.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所以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

    C.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它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D.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一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命题作文。

    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情节:妈妈的唠叨是一种温暖,爸爸的严厉是一种温暖,老师的教育是一种温暖,同学的关心是一种温暖,陌生人的一臂之力也是一种温暖……

    请以“你是我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4)不得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