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遂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远离这个世界, ,正如哲人所言,

    ①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②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

    ③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

    ④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⑤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A.③①⑤②④

    B.④①②③⑤

    C.③②⑤①④

    D.④②①③⑤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

    ②“散”的意思是:拘束少,刻意加工的成分少,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的。

    ③散文的特色在一个“散”字。

    ④犹如谈天,事先并未预定要产生结论,也未曾设计起承转合,乘兴而谈,尽兴而止。

    ⑤当然,散文也要有结构,而且有些散文家特别考究结构,然而,写散文可以用心经营布局,也可以不必,这个“不必”是散文的特权,非小说剧本所可效法。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①④②③   D. ⑤②①④③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我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 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为生事/或以为死,以为亡(《陈涉世家》)

    B.其先见/朝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国家安危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北(《愚公移山》

    D.衣起/入则无法家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国家安危本也

    A.渔人甚异 (《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岳阳楼记》)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D.公将鼓 (《曹刿论战》)

    3下列句子与“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B.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C.天子为动 (《周亚夫军细柳》)

    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唐雎不辱使命》)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禾曾经请求增加东南一带的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未被采纳,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有先见之明。

    B.当时童贯的权势扩张,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认为自己有进言的责任,就上书直言弹劾童贯。

    C.陈禾弹劾黄经臣的理由是:黄依仗恩宠玩弄权势,皇上任用某人、举行某事、发号某些施令的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

    D.皇上的衣袖被撕落,虽然恼怒,但是终于被陈禾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的情怀打动,没有迁怒于陈禾。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②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③溪、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④当年:一作“前朝”。

    1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

    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一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韩日美四国高中生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有下面两则材料:

    表一:中韩日美四国高中生平时每天(不包括休息日)的学习时间

     

    在校学习8小时以上

    在家学习2小时以上

    在课外补习班2小时以上

    中国

    78.3%

    56.7%

    26.0%

    韩国

    57.2%

    15.4%

    20.6%

    日本

    20.5%

    5.8%

    美国

    24.7%

    2.2%

    表二: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中国

    学习29.8%

    在家休息14.6%

    上网14.1%

    韩国

    看电视23.1%

    和朋友一起玩18.3%

    上网14.3%

    日本

    体育锻炼20.8%

    学习6.1%

    在家休息4.8%

    美国

    和朋友一起玩21.3%

    看电视10.8%

    看电影、听音乐会等9.2%

    【1】下面解读不符合以上调查的一项是(        )

    A.中国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最重。

    B.中国高中生的课余生活很单调。

    C.韩国高中生的状况与中国较接近。

    D.美国高中生的学习负担较轻。

    【2】以日韩美三国高中生的休闲方式为例,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健康成长?为什么?

    【3】改变中国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请从学生角度提出两条恰当的建议,并作简要说明。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最早的文字我们都清楚是甲骨文,记录在动物骨头上,这些龟甲、兽骨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纸张”。但是甲骨与甲骨之间只能采取堆放的形式使文字间连续阅读,所以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装帧。包括后来出现的记录在青铜、玉石、陶器上的文字,也都未出现装帧形式。

    ②直到刻在竹片上的简策出现,书籍的装帧艺术才刚刚崭露头角。简策的使用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它的盛行阶段应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之间的八百多年时间。现我国已大量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代的简策。单是一根简的容量不可能记录一篇文章,这时就真正出现装帧。他们将竹片或木片按顺序用绳子编连起来,又卷成圆筒状,这就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书籍。但由于一本著作文字量很大,往往需要一马车的简策才能装下,由于太过笨重,携带与阅读很不方便。

    ③后来又出现了书写在丝绸上的帛书,它有较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帛书的装帧形式有折叠和卷轴式两种形式,折叠式是写在整幅帛上,由于难于卷收,故折叠放置;卷轴式是写在半幅宽的帛上,然后以一根棒子为轴心将帛书从尾向前卷成帛卷。

    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张满足了古人经济及精神生活。文字从此书写在了纸张上。纸质书最早的装帧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两晋南北朝至五代时期最为流行卷轴装。存世的敦煌遗书,绝大多数都是卷轴装。但它的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同时在阅读时需要展卷、收卷,非常不方便,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卷轴装的形式在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经析装。它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再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加以保护。从外形上看,经折装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旋风装和经折装一样都是从卷轴装发展演变而来的,旋风装是以一厚纸作底,然后将书页粘在底纸上,像贴瓦片那样叠加纸张,也需要卷起来收存。它具备了翻阅方便,制作简单的优点,是世所罕见的风格。由于旋风装用久之后,折缝处往往容易断裂,蝴蝶装问世,蝴蝶装是在宋代雕版印书技术出现后,引起的书籍生产方式和书籍装帧形式的巨大变化。以有字的一面对折,背面向外、折口向右集齐作书背,形成书芯。书背用浆糊粘连,再用一张厚纸作为书皮包裹书背,这就有利于保护书籍。书页的形状,以及开合的样式,非常像蝴蝶的翅膀,因此这种装帧形式被形象地称为蝴蝶装。但由于书都是单层的,纸较薄,印刷面容易粘连,阅读时往往是先见到纸背,而且读一页书就要连翻两页才能继续读下去,故很不方便。到明代以后,蝴蝶装就逐渐被包背装所代替。包背装是将书页背对背地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空白页折在里面,装订后即无法看到,彻底解决了蝴蝶装每隔两页就有两个空白页的缺陷。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由于包背装竖放易磨损,于是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清代以后,在西方书籍装帧的影响下,又涌现了多种新的形式,这里就不必细说。

    1概括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

    2按照书籍装帧形式发明的先后给以下三幅图排序,并说说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的宗旨是什么。

    答:顺序: ____________

    演变的宗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一,借助文章相关知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阅读材料二,结合文章相关知识,说说“韦编三绝”的另外的原因。

    材料一:

    元代吾衍《闲居录》说:“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清朝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中也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

    材料二:

    【韦编三绝】成语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反复阅读钻研,以致把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多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韦编,指熟牛皮。此典故常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火晶柿子

    陈忠实

    ①我喜欢柿树。柿子好吃,这是最主要的因由。柿树不招虫害,任何害虫病菌都难以近身,大约是柿树特有的那种涩味构成了内在的天然抗拒,于是便省去了防虫治病的麻烦,也不担心农药残留的后患。柿树又很坚韧,几乎与榆槐等柴树无异,既不要求肥力和水分,也不需要任何稍微特殊的呵护。庭院里可以栽植,水肥优良的平川地里可以茁壮成长,土瘠水缺的干旱的山坡上、硷畔上同样蓬蓬勃勃,甚至一般柴树也畏怯的红石坡梁上,柿树仍可长到合抱粗。按照习惯或者说传统,几乎没有给柿树施肥浇水的说法。然而果实柿子却不失其甘美。

    ②在柿树家族里,种类颇多。最大个儿的叫虎柿,大到可称出半斤。虎柿必须用慢火温水浸泡,拔去涩味儿,才香甜可口。然慢火的火功和温水的温度要随机变换,极难把握,稍有不当就会温出一锅僵涩的死柿子,甭说上市卖钱,白送人也送不出去。再说这种虎柿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存放,温熟之后即卖即食,隔三天两日尚可,再长就坏了,属于典型的时令性水果。还有一种民间称为义生的柿子,个头也比较大,果实变红时摘下,搁置月余即软化熟透,味道十分香甜。麻烦的是软化后便需尽快出手,或卖钱或送亲友或自家享受,稍长时间便皮儿崩裂柿汁流出,不可收拾,长途运送都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再有一种名曰火罐的柿子,果实较小,一般不超过半两,尽管味道与火晶柿子无甚差异,却多核儿,所以不被钟爱,几乎遭到淘汰而绝种,反正我已多年不见此物了。只有火晶柿子,在柿树家族中逐渐显出优长来,已经成为独秀柿族的王牌品种了。

    ③火晶,真是一个热烈而又令人富于想像的名字。火是这种柿子的色彩,单一的红,红的程度真可以用“文革”中用滥了的词儿“红彤彤”来形容来喻示。我在骊山南麓的岭坡上见到过那种堪称红彤彤的景观,一棵一棵大到合抱粗的柿树,叶子已经落光掉净了,枝枝桠桠上挂满繁密的柿子,红溜溜或红彤彤的,蔚为壮观,像一片自然的火树。火晶的名字中的火字大约由此而自然产生,晶也就无需阐释或猜想了。把火的色彩与晶字连结起来,便成为民间命名的高雅一种,恐怕只有民间的智者才会创造出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柿子的名字来。

    ④火晶柿子比虎柿比义生柿子小,比火罐柿子大,个重两余,无核。在树上长到通体变成橙黄时摘下来,存放月余便软化熟透,尤其耐得存放,保管得法的农户甚至可以保存到春节以后,仍不失其新鲜甘美的原味。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儿,有一缕蜂蜜的香味儿。乡间小贩摆卖火晶柿子的摊位上,常见蜜蜂嗡嗡盘绕不去,可见其诱惑。

    ⑤关中盛产柿子,尤以骊山为代表的临潼的火晶柿子最负盛名。一种名果的品质,决定于水土,这是无法改变的常识。我家居骊山之南,白鹿原原坡之北,中间流着一条倒淌河灞水,形成一条狭窄的川道,俗称灞川,逆水而上经蓝田的五十里进入王维的辋州。由我祖居的老屋涉过灞水走过平川登上骊山南麓的坡道,大约也就半个小时。水土和气候无大差异,火晶柿子的品质也难分上下,然而形成气候形成品牌的仍然是临潼。

    (《陈忠实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1阅读第④段,概括火晶柿子的主要优点。

    2有人认为在第②段中没有写火晶柿子可以去掉。请谈谈你的观点。

    3下面句子加点词“一片”能否换成“一棵”,为什么?

    一棵一棵大到合抱粗的柿树,叶子已经落光掉净了,枝枝桠桠上挂满繁密的柿子,红溜溜或红彤彤的,蔚为壮观,像一片自然的火树。

    4赏析第④画线句子的作用。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3D生物打印

    ①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型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②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棒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③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④随着技术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⑤这种方法制造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造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⑥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对于人类有哪些意义?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题目:这节课,真棒!

    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