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乌兰察布市九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91日起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应当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科学防控、系统治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     

    A.实施保护环境发展战略

    B.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

    C.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D.不断转变经济方式

    【2】施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①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③全面开启了我国科技保护的制度建设

    ④旨在推进立法工作的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学校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中学生小民直接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有关部门便在此地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小民的行为(     

    ①正确行使了建议权、监督权②说明他具有参与民主决策的责任意识

    ③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④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表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下面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2022年6月6日,科技创新大会指出,1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走上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A.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C.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 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反映这一共识的是(     

    ①我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②桂林出台人才引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③广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④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云南省推动优秀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推脱贫攻坚。此举措的理由(     

    A.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B.我省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原则

    C.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就是巩固民族团结

    D.云南省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差距

  • 6、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和通过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了(     

    A.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C.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物质保障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7、在近几年援疆工作中,苏州市着力帮助推进新疆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这有助于(     

    A.促进新疆发展,率先共同富裕

    B.贯彻“一国两制”,维护社会稳定

    C.坚持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

    D.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

  • 8、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这些精神(     

    A.核心是改革创新精神

    B.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 9、下图是小华整理的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图,请你补充完整(     

    A.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B.共同作用于国家和社会治理

    C.法律和道德发挥相同作用

    D.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

    ②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据统计,截止到3月,内地高中新疆班办班城市45个,办班学校增加到93所,累计培养学生7万人。这样做(     

    ①有利于为新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②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③有利于密切新疆与内地的联系④是尊重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12、某超市长期占道堆放货架,致使行人只能走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一位市民通过政府网站反映此情况(     

    A.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B.政府对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C.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D.政府要依法行政,更好发挥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 13、下面是小华笔记中的一条时光轴,其中①②两处依次应该填入的是(     

       

    A.①开国大典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开国大典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①中共一大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①中共一大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14、下列选项中的举措不属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A.我国北斗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C.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超前培育6G应用生态

    D.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做强做大做优数字经济

  • 15、目前,一部由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网络上火了,该剧讲述了一盏中国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寻找回国之路的故事。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A.保护和依法追讨流失文物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B.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让流失文物“回家”有利于守望精神家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 16、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要求我们(     

    ①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②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7、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寺巷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家的事儿由大家商量着办。这体现了(     

    A.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权利扩大了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公民根本利益的民主

  • 19、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材料表明我国(     

    A.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

    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D.总体上资源紧缺

  • 20、2023年10月11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陈斌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是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①台湾和大陆应当和平共处,两岸事务互不干涉

    ②我国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无任何妥协退让

    ④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承担责任的代价比回报要大得多,就是回报也只有精神上的。

     

  • 22、九月的栾川,秋色阑珊。白云朵朵飘蓝天,绿水青山带笑颜,近距离感受山水之美,乡村之美,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河南省栾川县围绕文旅文创成支柱目标,全域开展旅游++旅游活动,以乡村旅游运营为切入点,努力让美丽生态加速转化为美丽经济。对此小单同学说:在乡村振兴中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小单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3、十一假期,小刚和爸妈去浙江杭州西湖游玩。他们从日照西站坐高铁到杭州站,接着乘坐地铁,出地铁站,三人骑行共享单车游览西湖美景。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赏析图片   学以致用】

    (1)根据提示,在下列空格处填写合适内容。

    “价格听证”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监督”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依次分析公民利用这些方式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

  • 25、材料一: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材料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2012年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郑重指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材料三: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跨入航母时代。歼15歼击机已经在航母上自由起降。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经济保持稳定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怎样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航母建成,是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结果?1分展现了我国怎样的国际形象?2分

     

  • 26、   材料一:回望2019年,有一些闪亮的名字让我们感动不已:黄旭华,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回到祖国,从此消失20年,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密相迹,为中国核武器研究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守岛卫国的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32年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电没水、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持,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国难,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材料二: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

    (1)材料一中人物的事迹突出体现了哪些精神?

    (2)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强调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你准备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7、   材料一: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用来歌颂与激励一个民族的自信与凝聚力的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字字铿锵,句句雄壮的歌词伴随着激昂的旋律,在无数场合让亿万中国人内心澎湃。

    材料二: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对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2)读材料二,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会落实哪些爱国行动?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为两个阶段”请写出两个阶段的内容。

    (2)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分别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