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3、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7、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8、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9、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0、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12、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5、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6、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17、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18、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9、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20、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2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4、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25、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2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7、蜡烛一吹就灭,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是_____。
2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来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 元素(填元素符号)。
(4)下图是贴在某汽车加油站的广告。判断一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②由玉米生产的酒精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③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④以农作物为原料来生产化学品是可行的
29、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要求碱应为_____碱)
30、(关注环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填符号),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 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 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写出一种即可,填符号)。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填字母)。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可吸入颗粒物 d 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_____。
A 将废旧电池分类回收,不能随地丢弃
B 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5)关注社会,积极提高参与意识。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31、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中国人都成了“美食家”。米饭几乎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1)水稻脱壳后得到大米,大米的主要成分_____(填化学式)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_____(填化学式),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_____(填化学式)反应放出能量,供_____的需要。
(2)水稻生长过程中,为了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需要施加一种化肥_____(填化学式),这种化肥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_____能力。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常施加一种含氮量最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氮肥,该氮肥在工业上可以用液氨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制得,同时生成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氧气,由此可推断葡萄糖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 元素。
33、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正确填写下列空白:
(1)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性气体____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容易导致酸雨,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多使用清洁能源。
(2)氢气和酒精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们人体需要合理摄入____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营养素。维生素虽然人体需要量很少,却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例如若缺乏维生素 A,容易导致_____。
34、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 B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
(2)t1℃时,将 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 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所示,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_______.
35、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离子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6、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塑料罐内气体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作金属盒的金属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写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时,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3)用B和C装置制取H2,B装置的导管口应与C装置的导管口_____(填“a”或““b”)相连。
(4)图D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铜丝网能否用铁丝网替代,原因是_____,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
38、目前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黄河干流近40%河段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淮河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1)请说出你在家中节约用水的一项具体行动:_____。
(2)请你说出本地水体被污染的一种原因_____。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小卵石、石英砂和彭松棉的作用是_____,可以用_____检验水的硬度,若出现_____(填“较多”或“较少”)泡沫则为硬水。
(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2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1”或“2”),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结论。
3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信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利用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物丙物质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为什么用水冲洗后还要再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