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下列不能反映此变化的是( )
A. 时而应聘时而解约
B. 国家分配
C. 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就业
D. 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
2、小明同学进行某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他搜集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按劳分配”等资料。由此推断,他在研究(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3、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建立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B.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后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
C. 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D. 54门礼炮齐鸣49响
5、2012年9月,我国海军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是
A.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 B.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C.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 D.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下水
6、“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这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沈浩的颁奖词。据此判断沈浩工作的村庄是( )
A. 河南安阳小岗村 B. 安徽凤阳小岗村
C. 湖南邵阳小岗村 D. 河南正阳小岗村
7、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 )
A.1952年底 B.1954年初 C.1955年底 D.1956年底
8、“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直辖市
D.民族自治区
9、下图反映出明朝( )
《流民图》
A.民不聊生
B.经济繁荣
C.社会稳定
D.政治清明
10、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B. 实行经营责任制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2、2014年12月20日,澳门举行了庆祝回归祖国15周年的隆重庆典。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②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
③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④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的是
①在淘宝购物、使用微信
②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④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4、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 90 多年的探索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 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 )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15、“开着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赵忠尧
17、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
18、“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上述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什么?( )
A.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 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 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56—1966年,经过艰辛探索,我国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表现在
①建成一大批大中型工业项目,如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②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实现自给
③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④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22、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3、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4、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6、“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7、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9、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32、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3、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29日)
材料二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李兰娟院士的每日日程安排都是满满的,白天在医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救治团队共同讨论救治方案,同时还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进行远程会诊;晚上与团队讨论科研攻关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新华网:《中国感染病学女院士李兰娟:和大家一起奋战》(2020年2月20日)
(1)依据一材料指出“中国梦”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梦”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2)材料一中“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2020年是实现哪一目标的收官之年?
(3)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主力军的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从李兰娟院士身上学习什么可贵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