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全国政治协商制度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息、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3、下图所示历史文物见证了(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基本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 4、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九江长江大桥 D. 润扬长江大桥

  • 5、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特”的不同之处是

    A.主权归属

    B.外交政策

    C.社会制度

    D.军事政策

  • 6、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从B到C急剧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中共八大决策失误

    ②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

    ④“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流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平反冤假错案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土地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 9、抓住关键词是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一份1971年10月的报纸报道中有“乔冠华”“外交胜利”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纸可能是在报道

    A.中苏的建交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日内瓦会议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10、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 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 11、下图是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它的建造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人民英雄纪念碑

  • 1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64年10月16日

    B. 1946年10月16日

    C. 1961年10月16日

    D. 1916年10月26日

  • 13、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一一歼5飞机,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是

    A. 鞍山钢铁公司

    B.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 沈阳飞机制造厂

    D.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表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方面的史实和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

    “大跃进”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A.A

    B.B

    C.C

    D.D

  • 15、邓小平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 中共十大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 16、被誉为“铁人”的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 17、生产合作社是生产者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它是下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 18、“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感动中国这一颁奖词描述的人物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钱学森

    D.邓稼先

  • 19、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能学到他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最能体现艰苦创业精神的人物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孔繁森 D.邓稼先

  • 20、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

  • 2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 2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 24、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25、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2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 27、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28、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29、“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 30、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 32、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整个世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世界影响?

    (2)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什么?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项,这里“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6)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

  • 33、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英文单词含义是什么?“少的一点”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图中“少的一点”的现状历史上是怎样形成的?

    (3)目前,我国解决“少的一点”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用这一方针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些地区的统一问题?

    (4)看到这幅图片,结合以上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