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使我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 “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地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这顺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1978—2018年这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这些成就说明了( )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
B.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中美外交关系恢复的影响
D.改革开放持续释放经济活力
3、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
A.东京 B.北京 C.纽约 D.上海
4、3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短短的5天为古老中国锻造出了一枚时代的钥匙,为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粒春天的种子。党中央之所以能“孕育出一粒春天的种子”主要得益于召开了( )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5、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梁组织的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新中国的成立
6、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所犯严重错误主要有三: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些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是指(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8、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然放弃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原则,选择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对此坚决反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HO
B.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2000年中国加入该组织
D.要在WTO框架下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9、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中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紧抓不懈
C.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10、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原因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材料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开始于
A.1921年7月
B.1945年4月
C.1949年4月23日
D.1949年10月1日
12、1979年,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汉奸”;1990年,苏东剧变,改革开放没人敢提了,一些单位,谁再提改革开放,就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下列事件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是
A.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 邓小平九二南巡
D.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13、下列哪一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 )
A.神舟一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五号
14、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发起这个原则的国家有
①美国;
②中国;
③印度;
④缅甸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16、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钟南山 D.屠呦呦
17、小丫在清明回乡祭祖时,看见村里一老宅门上贴着一副依稀可见的对联:“鼓足干劲搞生产,放开肚皮吃饱饭”;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9、小历同学搜集了一系列图片,如《大中学生积极要求参加志愿军》《全国捐献飞机大炮款项》《解放军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等。这些图片可以说明抗美援朝胜利的( )
A.原因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20、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 坚持“九二共识”
C.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D. 两岸三通的扩大
2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4、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5、(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7、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30、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3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谁来实现?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的起点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4)“他”既是新形式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又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里的“他”指的是什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主要原因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6)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33、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4、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结合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周恩来 | 图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 图三百年沧桑,今朝辉煌(1997年) |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提出的哪一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他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上提出了哪一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图二反映的外交成就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一年,两国双方正式签署了并发表了哪一文件,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图三反映了哪一地区回归的历史场景?回归是通过哪一构想实现的?通过这一构想回归的另一个地区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