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
A.保家卫国 B.为解放台湾作准备 C.解放朝鲜 D.打倒帝国主义
2、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下列选项中,和表格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主要内容 | 历史评价 |
① | 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
1954年宪法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 ② |
③ |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
A.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B.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l982年宪法
C.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D.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82年宪法
3、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刘伯承
4、北京同仁堂近300年一直世代相传。如今的北京同仁堂是跨国经营的大型国业。使北京同仁堂从“世代相传”转变为“国有企业”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
5、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拥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A. “一国两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6、“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 “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7、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的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 )烈士陵园,他高大的塑像与丰碑位于烈士陵园之首。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9、1955 年我国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买粮必须凭粮票。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颁发,提出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全国开始取消粮票、油票。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即统销制度)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科技进步改变了购物方式
C.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D. 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
10、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不可能看到的部队是
A.陆军部队
B.空军部队
C.志愿军部队
D.战略导弹部队
11、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甘肃会宁会师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A.①⑤②④③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⑤④②③
12、下图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图(累计)。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3、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4、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逐渐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其中,最小的城邦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君主专制 B.相互攻伐 C.“小国寡民” D.商品经济发达
15、中共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6、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B.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
C.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D.严复的《天演论》中把进化论的进步观点引入我国
1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之后,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8、据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即41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中类,525个工业小类。我国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哪一时期?
A.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时期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0、我国某部临时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通过这部临时宪法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一届人大
D.第一届政协会议
21、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6、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8、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0、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3、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建国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什么构想使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哪个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这个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材料二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日,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缩短攻击距高,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丝纹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上甘岭战役具有怎样的地位。
(2)上甘岭战役结果是怎样的?这场战役的结果与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二说明黄继光和邱少云具有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