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0年1月1—2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号召1960年“自始至终要跃进、各行各业要跃进”,产量、品种、成本和安全要“样样红、满堂红、红到底,实现全面跃进。”材料涉及的内容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大生产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在临床医学史上,我们不是常有机会如此庆祝一个发现,它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在上百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在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袁隆平 D.屠呦呦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 邓小平 B. 毛泽东 江泽民
C. 邓小平 江泽民 D. 毛泽东 周恩来
4、如果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改革与革命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各民族和平团结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6、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
C.私营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7、中共十八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措施是( )
A.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B.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经济特区 D. 成立上海合作社
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香港、澳门回归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才能享受这和平安宁的生活。下列四位英雄人物中,不属于同一革命时期的是?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杨根思
10、如果你作《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 农村改革成果显著 B.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11、“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 来欺侮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实行
A.—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 ,给中国社会带来深远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按照世纪来划分,1840年可称为
A.公元前18世纪中期
B.公元19世纪中期
C.公元前19世纪中期
D.公元18世纪中期
13、2018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刘永坦和钱七虎院士。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14、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对邓小平的批判
B. 刘少奇被打为“工贼、叛徒”
C. 周恩来被打倒
D. “四五运动”
15、1953﹣1957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是( )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C. 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 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经济恢复迅速
16、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击,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的战斗英雄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17、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
A.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活动
C.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18、下列属于20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重返联合国 ④中美建交 ⑤中日建交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9、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A. 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 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20、2013年5月5日《长江日报》报道:武汉长江大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通车已56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我国正处于( )
A.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1、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22、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4、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5、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7、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8、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31、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大国外交)
(1)请列举两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敌对的例子。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两例即可)
(3)中国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中起什么作用?
33、“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4、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崭露新曙光)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中会议召开的意义。材料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是哪次会议?
(开辟新纪元)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2)材料中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探索新道路)
材料三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3)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踏上新征程)
材料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史》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进入新阶段指的是什么?
(焕发新气象)
材料五 70年风云际会,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历史跨越引人瞩目,国产航母完成海试;歼20翱翔蓝天,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