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统治
B.压制文人
C.打击汉人
D.钳制思想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3、《史记·周本纪》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A. 举荐制
B. 官位世袭制
C. 八股取士
D. 恩荫制
5、毛泽东在词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 )
A. 赵构 B. 赵匡胤 C. 李渊 D. 李世民
6、蜀山区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同学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名言体现的共同观点是:( )
A.加强对外交流
B.主张稳固海防
C.反抗外来侵略
D.开拓祖国疆域
7、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8、文艺作品根植于社会生活亦反映社会风貌。下列文艺作品中,借助贾、史、王、薛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牡丹亭》
D.《红楼梦》
9、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10、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求同存异
D.百家争鸣
11、“五代十国”是哪一历史局面的延续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12、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这一伟大工程
A.中心是长安
B.最南端到达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3、“南宋都城临安府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尤盛,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本质上说明了
A.坊市制度犹存
B.市民生活富足
C.城市商业繁荣
D.社会政治清明
14、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
15、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完成全国的统一,结束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族
D.蒙古族
16、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不包括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7、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这表明科举制( )
A.带来了文化繁荣 B.挖掘培养了人才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加速了文化传播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哪一治世景象?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9、读李白的诗,你能充分感受到的风格是
A.雄奇飘逸,激昂奔放 B.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C.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D.文字瑰丽,情意悱恻
20、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大运河”、“贞观之治”、“科举制度的创立”、“文成公主入藏”和“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1、雕版印刷术:我国在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____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22、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3、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________年灭掉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
24、填空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________。
(3)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________。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5)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_________。
25、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___________(判断对错)
26、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27、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
(1)唐都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3)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8、______年,铁木真统一______,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______。
29、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1)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2)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________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30、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方实行________。
31、连线题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农业、手工业、货币、交通和人口是古代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见证了怎样的盛唐气象。
材料二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朝从一建国就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术,也为交子的印刷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清朝前期人口统计表
时间 | 顺治18年 | 康熙9年 | 乾隆8年 | 乾隆59年 |
(1661年) | (1670年) | (1743年) | (1794年) | |
全国人口数 | 1920万人 | 1939万人 | 15000万人 | 31000万人 |
(4)根据材料四的人口数据,指出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