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2、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汉武帝 D.隋文帝
3、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5、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市”是主要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人。下列言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当仁不让于师”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为“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它应该是
A.思想文化的钳制 B.教育制度的改革
C.君主专制加强 D.南北政权对峙
8、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
A.刺史
B.通判
C.转运使
D.节度使
9、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A.“唐风洋溢奈良城”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回鹘衣装回鹘马”
10、下列有关“瓦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 B.是治疗疾病的地方
C.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D.是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11、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如图所示内容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12、某班级正在举办宋词朗诵会,下列哪一人物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一朗诵会中
A. 苏轼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关汉卿
1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北宋末年,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D.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4、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来自于( )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15、“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三国鼎立 D. 五代十国
16、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草原。“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17、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很多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③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隋至清),图中的处应是
A.后周
B.北魏
C.陈
D.金
19、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出口贸易的重要货品。以下产自越窑的瓷器是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20、开元末年以后,造成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唐朝出现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权力过大
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
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
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21、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22、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_______和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发达,邢窑_______,越窑_________,唐三彩闻名中外。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市,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
23、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2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5、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26、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7、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9、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30、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据材料一,请列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事例。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原因。
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的是什么?这次“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据材料四,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联系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现实,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