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首诗描述的是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五代时期
2、“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小诗描绘的是宋朝的
A. 繁荣的海外贸易
B. 繁华的都市生活
C. 风格多样的宋词
D. 空前发达的元曲
3、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4、《西游记》描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精彩故事,小说中唐僧的原型是
A.张骞 B.玄奘 C.班超 D.鉴真
5、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如果隋炀帝想从洛阳南下江都巡游,那他的船队所须经过的运河段分别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指安定),物殷俗阜(指物产丰富,风俗淳厚)。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A.“上留心理道”的“上”指唐太宗 B.“革去弊讹”指武则天创立了殿试
C.“天下大理”局面靠残暴统治实现 D.“河清海晏”指开元年间天下太平
7、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下图所示为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 )
A.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浴血奋战
B.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七七事变后在保卫北平战斗中壮烈殉国
D.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8、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全国
C.建立蒙古政权 D.创制蒙古文字
9、清朝时,造成很多地方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人口的快速增长
B. 人口的快速减少
C. 连年战乱
D. 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
10、南宋初年,率领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是( )
A.曹操
B.霍去病
C.岳飞
D.文天祥
11、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
②李自成起义
③五代十国更替
④文天祥抗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12、“遣唐使”是对哪个国家赴唐使节的称呼
A. 朝鲜
B. 日本
C. 印度
D. 波斯
13、下列科技成就,按发明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提到“宋以前常有大将、后妃或重臣夺权篡位的事情发生,但在960年以后的王朝或为异族所灭,或王室内部争夺王位,但再无臣下篡权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发生。”这是因为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宋朝重视吏治的结果
C.宋朝重视人才选拔
D.宋朝的偏安政策
15、如下图是清朝绘画(平定准噶尔图卷),平定噶尔丹叛乱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盲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廷朝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
C.地方机构过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
17、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图一、图二 B.图二、图三 C.图三、图四 D.图二、图四
18、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
D.元朝后期
19、千年以来,人们对武则天乾陵无字碑有着种种说法。如果要在无字碑上刻一些文字,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为合适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贞观遗风见真功
C.调整政策呈开元,宠幸贵妃废朝政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2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可以提炼的主题是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21、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12世纪时,部落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统一:_____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势力,于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______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
知识点2 蒙古灭西夏与金
2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3、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24、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____________;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
25、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6、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27、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年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28、唐朝最盛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帝国。请根据“唐朝疆域图”填写唐朝疆域四至。
唐朝疆域四至:
东至:______;西迄:________;
北达:________;南抵:________。
29、“开元盛世”
(1)原因:①稳定政局;②________;③重用贤能(_________和______);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整治,_______;_________,改革税制;_________,编修经籍。
(2)结果:当时政治_______,经济_______,国库_______,民众_______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_______,进入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0、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33、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写出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哪里成为天下粮仓?
(2)读图2写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是在哪个朝代?
(3)图3纸币被称为什么?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在什么时期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