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在新疆地区实行军、民分治,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军政则主要依靠
A. 西域都护
B. 节度使
C. 伊犁将军
D. 宣政使
2、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A. 隋朝的统一激起了贵族的反感
B. 隋文帝的改革失败
C. 隋炀帝的暴政
D. 李渊的起兵反抗
4、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京剧形成于哪个朝代(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5、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屋,流血川原丹。”这样的描绘,请回答以上史实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恶果(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6、明朝的厂卫制度是君主高度集权的表现。其中的“卫”是指
A.锦衣卫 B.禁军 C.御史台 D.转运使
7、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是佛教发源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8、《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B.草市
C.坊
D.邸店
9、康熙帝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在位时期的政绩?( )
A.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B.对台湾用兵,实现国家统一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平定蒙古贵族葛尔丹的叛乱
10、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景德镇
B.理藩院
C.市舶司
D.瓦肆
11、下面为小明同学制作的清代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A.政治: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文化:《本草纲目》问世
12、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中外和平交往源远流长。以下属于明朝对外交往的例证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遺唐使来华 D. 郑和下西洋
13、科举制度产生于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14、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5、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A.张骞 B.鉴真 C.法显 D.玄奖
16、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是统治比较长久的封建王朝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17、如图的内容摘要研究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18、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该图反映的史实是( )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19、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0、某同学正在写-篇反映唐朝时期新疆、中亚和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佛学的毕业论文。下列书籍中,可给他提供帮助的是
A. 《史记》
B. 《大唐西域记》
C. 《齐民要术》
D. 《大明历》
2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3、元末明初,作家______的一部小说作品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24、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5、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得益于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6、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7、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______(古代地区名)赞普;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充实中华文明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
28、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29、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
30、1115年,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典型史实。
(2)写出元朝对广阔疆域实行有效管辖的政治制度。
(3)列举元清时期对台湾实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4)列举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各举两列)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明朝)下西洋船队捐往海外数量惊人的物品中采自民间的比例加大,对民间手工业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而大量国内手工业产品的销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繁荣。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的地点,并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较为普遍地实行三年四熟或两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
——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