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建制管辖
B.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C.《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D.《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 现上述观念的是( )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平定葛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4、阅读下图,发出如此感慨的是( )
A.辽军
B.金军
C.蒙古军
D.突厥军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形似纺车缚以竹筒,靠水力旋转低舀水高泻水,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这一古代工具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7、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8、唐朝时期,我国书画艺术成绩斐然。下列不属于唐代书法名家的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柳公权
9、“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这评价的是
A.光武帝刘秀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金太祖阿骨打
10、它记载了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年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作是
A.《后汉书》
B.《汉书》
C.《论语》
D.《史记》
11、隋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特征是
A.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B.中外交往与冲突
C.统一多民族巩固与发展
D.繁荣与开放
12、清朝时,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
A.伊犁将军 B.西域都护 C.大都督府 D.北庭都元帅府
13、隋朝开创了科举取士制度,下列属于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重大不同是
A.看中出身门第 B.主要看经济实力
C.依据考试成绩 D.贵族垄断选官权
14、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 曲辕犁
B. 筒车
C. 翻车
D. 水排
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林则徐 C. 郑成功 D. 左宗棠
17、江苏省长荣京剧院位于清河新区,它是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名字冠名,剧院始建于1960年,2003年经江苏省文化厅和淮安市政府批准,更名为长荣京剧院。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它诞生于
A.清朝 B.明朝 C.元朝 D.宋朝
18、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的是( )
A.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 施耐庵的《水浒传》
C. 吴承恩的《西游记》 D. 曹雪芹的《红楼梦》
19、2015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8周年,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 ( )
A.北魏 B.金 C.元 D.清
20、如表中的“机构”名称是
机构 | 皇帝 | 特点 |
? | 雍正 | 简:陈设简单,人员精干,有官吏;速:办事效率高;密:严格的保密制度。 |
A. 东厂
B. 军机处
C. 锦衣卫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21、________是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被誉为“________”。
22、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3、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24、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25、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26、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7、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8、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29、(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30、司马迁所著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诗仙是指____________
31、连线题:
1.金 A.忽必烈 a.党项
2.辽 B.元昊 b.蒙古
3.西夏 C.阿保机 c.女真
4.元 D.阿骨打 d.契丹
32、列举题:
(1)列举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2)列举宋代杰出词人(3人)和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
33、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束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的是哪一朝代?
(2)唐朝时期的前几位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何共同之处?唐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辽、西夏、金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4)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当时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什么?后来这种制度什么时候被废除?
(5)简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