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汗国 ③正式定国号为元 ④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2、吐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维吾尔族 B. 白族 C. 藏族 D. 满族
3、“面承密敕语从容(当面听取皇帝所授旨意),分写新纶撰进恭(仔细书写再让皇帝过目)。御笔亲增三五字(皇帝又亲自增加三五字),别传天语带朱封(另用新纸誉写朱封封好马上传达)。”乾隆时,军机处官员管世铭写的这首诗表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
A. 传达皇帝旨意
B. 操纵军国大事
C. 君臣共商国事
D. 限制皇帝权利
4、下图中的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水排 C.曲辕犁 D.筒车
5、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哇。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诗中的“城”最有可能是
A.隋都长安
B.隋东都洛阳
C.唐都长安
D.隋江都扬州
6、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
B.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C.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明清—宋元—秦汉—隋唐
8、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有些是从国外引进的,有些是土生土长的,下列农作物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是( )
A.水稻 B.花生 C.玉米 D.向日葵
9、下图为微信图标,它的使用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这主要归功于
A. 电话的广泛使用
B. 无线电试拍成功
C.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D. 航天技术的运用
10、“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11、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 )
A.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B.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C.负责全国监察事务
D.掌管全国财政事务
12、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
①房玄龄 ②魏征 ③骆宾王 ④姚崇 ⑤宋璟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13、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有如下一组图片,该展厅的主题应该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
14、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那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 设三司 C. 建立分封制 D. 设门下省
15、唐朝灭亡后,全国又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的是( )
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B.后宋、后齐、后梁、后陈、后周
C.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东晋 D.西夏、金、北宋、南宋、元
16、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7、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金灭北宋 B. 辽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18、毛泽东提出,《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如果“当做历史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
A.民族关系的紧张
B.封建社会的衰落
C.科举制度的结束
D.君主专制的崩溃
19、电影《妖猫传》展现了规模宏伟的唐都长安,再现了唐玄宗时期华丽壮美的盛世景象。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20、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李渊 B.赵匡胤 C.杨广 D.忽必烈
21、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______族南扰,先后_____次修筑长城。起止点: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
结构: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______,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______砌成,十分坚固。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民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______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_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2、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唐朝经济发展、人才辈出。
(1)被誉为“诗仙”________
(2)被誉为“诗圣”________
23、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24、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是________的诞生。
25、“夏传子,家天下”,开启了中国的____________制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制度。
26、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27、(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
(3)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
(4)关汉卿是元杂剧的杰出作家,他的______是一部到今仍“感天动地”的伟大作品。
(5)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28、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9、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0、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33、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的信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两个重大史实。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话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并说说对我们国家今天的发展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