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承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皇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官的地位,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2、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

    A. 辽阳省   B. 岭北省   C. 吉林省   D. 黑龙江省

  • 3、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的是

    A. B.

    C. D.

  • 4、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邢窑

    B.景德镇

    C.开封

    D.泉州

  • 5、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下列诗句中,描述他一生壮举的是

    A.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6、曾经热播的《武媚娘传奇》讲述了她在家乡的成长到她14岁入宫闱后的权力斗争,到最后登上皇帝的位置,而她的感情故事和政治谋略也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精彩。在封建社会里的她仍属于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主要是

    A.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C.“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往前发展

    D.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 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A. 杜甫  李白 B. 白居易  韩愈 C. 杜甫  白居易 D. 吴道子  李白

  • 8、1005年,达成“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和议的双方是

    A. 辽与西夏

    B. 辽与南宋

    C. 辽与金

    D. 辽与北宋

  • 9、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纵横天下二十年,事功名利任添减。两面评价纷纭论,女中豪杰武则天。”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 10、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减省刑罚

    C.房玄龄和杜如晦担任宰相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 1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皮日休这首《汴河怀古》评价的是

    A.秦朝开凿灵渠

    B.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C.隋朝开凿大运河

    D.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 1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 13、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公元1206年属于

    A.12世纪初期 B.12世纪末期

    C.13世纪初期 D.13世纪末期

  • 14、历史老师在谈及一位人物时说道:“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他精通天文地理,熟知行军布阵;他戎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成为一代铁血汗王!”“他"指的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15、梦回唐朝,看天子雄才大略”,会发现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在治国方略上的一项共同点是(   )

    A. 轻徭薄赋 B. 减轻刑罚 C. 善于纳谏 D. 重用贤能

  • 16、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都城娱乐场所“瓦肆”里的“勾栏”听书,你不能听到有关________的故事

    A. 杨家将

    B. 岳飞

    C. 韩世忠

    D. 戚继光

  • 17、赞誉岳飞的诗句是

    A.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

    D.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 18、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波及全国,中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草纲目》是明代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 19、《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它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从写作的形式与内容来看,下列选项中,节选自唐诗的是

    A.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唐朝时期诗歌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科举制的发展 B. 造纸术的改进 C.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下列诗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北宋灭亡有关的是

    A.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张籍《送和蕃公主》)

    B.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C.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D.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4和唐诗相比,宋词、元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活泼,将“吟诗”变为“唱歌”和“演戏”,其功能从“言志”逐渐倾向“娱人”。这种变化体现了

     

    A. 统治者的意志 B. 八股取士的要求 C. 市民文化的兴盛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5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借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怀古思幽或讽刺时事的例子,如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史料,正确的做法是

    A. 毫无价值,不能采信 B. 很有价值,应该采信

    C. 没有价值,可以采信 D. 较有价值,谨慎采信

  • 20、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其活字是

    A. 木活字

    B. 铅活字

    C. 铜活字

    D. 陶活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 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 22、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________

  • 23、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的是________

  • 24、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 25、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隋炀帝时创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武则天在位时期,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3)宋朝注重发展________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 26、南宋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地区。这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27、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目的

    ________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时期

    康熙、雍正和________三期

    做法

    从知识分子的________、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

    影响

    禁锢了人们的________,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____,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________,收缴并销毁。

  • 28、康熙帝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之后清朝政府设置______来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 29、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 30、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________;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对宋朝和约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2)材料一签订时宋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3)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谁?       

    (4)谈谈你对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