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规定:出海商船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所带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1只,每人只许带铁斧1把;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这表明清政府
A.重视维护中国利益 B.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在《中外年轻有为历史名人200个》的著作中,对一位南宋的抗金将领这样评价:“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巾。”此人是指( )
A. 寇准 B. 戚继光 C. 岳飞 D. 文天祥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讽刺金统治者贪婪无度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C.赞美北宋东京风景如画
D.赞美南宋临安繁花似锦
4、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下图)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B.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5、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宋高宗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设置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材料表达的含义是蒙古帝国的兴起( )
A.促进了欧亚经济的交流
B.破坏了欧亚经济的交流
C.促进了欧亚文化的交流
D.破坏了欧亚文化的交流
8、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下列哪一项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A.元杂剧 B.昆曲 C.京剧 D.豫剧
9、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尽管她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最主要的原因是她( )
A. 创立殿试制度 B. 重用有才之人 C. 打击大族势力 D. 促进社会发展
10、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由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促进了隋朝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隋朝南方地区的大力开发
C.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D.连接四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11、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12、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
A.攻打匈奴
B.击败东、西突厥
C.设西域都护
D.采取和亲政策
1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君。他在位20余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下列对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多次采纳魏征的谏言
B.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
C. 在姚崇、宋璟的辅佐下改革税制、注重文教
D.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关系
14、宋朝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四大发明要么是在宋朝时发明的,要么是在宋朝时发扬光大的。以下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雕版印刷术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15、对如图所示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A. 该形势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B. 该图反映了隋亡和唐兴的历史
C. “十国”政权大多分布在北方
D. “后梁”政权实现北方的统一
16、作为明代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牡丹亭》 D.《长生殿》
17、如图字体为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8、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南宋开始 B. 宋金议和 C. 郾城大捷 D. 南宋收复建康
19、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这反映出( )
A.社会局势影响经济发展
B.北方地区贪污腐败严重
C.北方统治者不重视农业
D.南方地区的行政效率高
20、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A.澶渊之盟、宣政院
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中书省
D.大都、玄奘西行
2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2、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①时间:____年,____称帝,建立____,定都____。
②唐太宗:626年,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
(2)贞观之治
①原因:吸取____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命____和____做宰相)。
②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制定法律,_________;增加_______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严格考查________。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_________,鼓励发展______。
③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经济____,国力____,文教____,历史上称之为“____”
23、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__;清朝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4、填空
明朝建立者是明太祖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________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的叛乱。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________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5、《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6、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27、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28、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9、________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30、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________日益腐败。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
31、将下列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及成就连线
郑成功 唐朝 收复台湾
鉴真 北宋 东渡日本
毕昇 明清时期 活字印刷
32、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命省费,轻偏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一回答,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
类别 | 典型事件 | 作用或影响 |
民族关系 | ① | 唐太宗时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
对外关系 | ② | 到日本传播佛法和唐朝文化 |
③ | 到天竺研习佛法,为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
治世局面 | ④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2)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3)请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