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B.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 他主持设计了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
C. 他曾六次东渡日本
D. 他去日本主要是为了求取佛法精义
3、结束西晋以后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4、宋代手工业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其发展的有( )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 ②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③景德镇是宋代著名的瓷都 ④造船业发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读下图,由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和宋代对外贸易最大的不同是( )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丹师(船队)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A.出口货物的种类
B.对外贸易的路线
C.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
D.出口货物的多少
6、下表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 6078430 |
雍正二年(1724年) | 6837914 |
乾隆三十一(1766年) | 7414495 |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此河”是
A.黄河
B.海河
C.淮河
D.大运河
8、宋代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材料中的“水轮”是指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水排
9、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0、杜甫的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的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谁提出的?
A.陈胜、吴广
B.黄巢
C.李自成
D.洪秀全
12、下列有关元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
C.1276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
D.元朝建立后,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13、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本意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B.减轻百姓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C.虚心纳谏,重用人才 D.整顿吏治,裁汰冗员
14、史学家据史料记载统计了唐朝江南六州户数。对以下数据的变化理解错误是
时间 | 苏州 | 鄂州 | 洪州 | 吉州 | 衡州 | 泉州 |
713年 | 6093 | 19190 | 55404 | 34381 | 13513 | 30754 |
806年 | 100808 | 38618 | 9l129 | 46116 | 4l025 | 35571 |
A.安史之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
B.这种数据的变化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
C.这表明了唐朝不断的强盛
D.说明南方相对安定
15、下列人物中,对女真族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
A. 耶鲁阿保机 B. 元昊
C. 铁木真 D. 努尔哈赤
16、“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17、当当同学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 唐代农业的发展 B. 唐代经济的繁荣 C. 盛唐文学 D. 盛唐气象
18、评书“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讲的是后周大将赵匡胤的故事。故事中“黄袍加身”的主角赵匡胤就是后来的
A. 宋真宗
B. 宋太祖
C. 宋太宗
D. 辽太祖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的( )
A.长安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20、下面说法最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帝国的衰落
D.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21、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东南到______及其附属岛屿。
2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____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时,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3、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24、唐朝发明的节省人力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_。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
25、11世纪,完颜部落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女真族各部的统一,力量不断增强。
26、《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________。
27、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_______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8、1125年,辽被_______所灭,之后金发动了对_____的战争。
29、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____,南至余杭。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思考: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唐朝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____________(朝代)。清朝1727年设立_____________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____________制度。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_________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______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_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____________。
31、连线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内容
(1)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
(2)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
(3)被称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_______
33、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已成共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
材料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在我国历朝中是最大的,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材料二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后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1)以下表述与上材料中一致的,请在括号里划“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里划“错误”;是以上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划“未涉及”。
①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②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康熙帝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③统一是主流,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④从清朝开始,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为加强对今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朝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3)为加强对今西藏、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材料和以上探究,指出噶尔丹、大小和卓等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