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2、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建发展起来的,到1420年基本建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所以今年是故宫建成
A.420周年 B.500周年 C.600周年 D.620周年
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最典型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阿拉伯 C. 朝鲜 D. 日本
4、隋朝时期初步建立了一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就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与此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6、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
7、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8、“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开始于( )
A.1948年
B.1951年
C.1954年
D.1959年
9、宋朝以前,宰相、大臣与皇帝同坐议事。有一次,宋太祖借口眼花,要宰相等人把文书拿近观看。等他们呈递完文书转身回去时发现座位已经被撤走了。从此宰相在皇帝面前只能站着讲话。宋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控制地方
B.消弱将领兵权
C.突出君权至上
D.消除藩镇割据
10、清朝前期,政府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 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D. 朱温建立后梁
1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段材料说的是北宋的
A.重文轻武政策
B.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开明的民族政策
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
A.《丹经》 B.《旧唐书》
C.《金刚经》 D.《大唐西域记》
15、“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诗中纪念的“狂客”是唐代诗人
A.白居易 B.杜牧 C.李白 D.杜甫
16、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
A. 曲辕犁
B. 水排
C. 筒车
17、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完成全国的统一,结束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少数民族是: (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
18、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说当时思想界陷入沉闷的气氛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闭关锁国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长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
19、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关系融洽 D.社会风气开放
20、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C.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D.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1、__________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朝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2、观察如图政权并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 B C
(2)A和B之间订立了一个盟约,使他们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这个盟约是
23、火药发明与使用: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___。
24、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5、唐太宗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敢于进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6、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27、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
28、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9、11世纪末________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随后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1206年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0、金灭辽:1125年,辽被_____灭亡。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1)材料一中,培根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指的什么?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2)材料二中,对于马克思的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三: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则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则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
(3)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
(4)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