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云国所著的《细说宋朝》分析辽国兴起原因,认为“敬塘献土”事件是决定性的,“直接导致了宋朝在宋辽对峙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敬塘献土”是指后唐大将石敬塘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臣称子,并晋献哪一片地区的事件?( )
A.河间地区
B.虞舜十二州
C.河套地区
D.幽云十六州
2、下列各项搭配没有联系的是( )
A.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 蒙古族——松赞干布
C.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 党项族——元昊
3、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 郑和
B. 渥巴锡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4、暑假小强要游览隋朝的大运河,想去C处,它在今天的( )
A.西安 B.洛阳 C.扬州 D.杭州
5、元朝时建立的并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6、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剧中部分穿帮镜头令人汗颜。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 酒壶、茶壶 B. 猪肉、羊肉
C. 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 刀、剑
7、与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8、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D.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9、明朝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在思想控制方面的最重要的表现是( )
A. 废行省,设三司 B. 废除丞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八股取士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辅佐皇帝呈现诗中所描述的“开元全盛日”的是( )
A. 房玄龄 B. 姚崇 C. 杜如晦 D. 安禄山
11、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12、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
A.“洗涤朝廷”
B.“替天行道”
C.“均田免赋”
D.“高筑墙,广积粮”
1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14、下列历史图片的主题是
A. 三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C. 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5、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 西域都护
B. 噶厦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设立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内阁
17、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在黄河流域
B.十国都在南方地区
C.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北汉政权地处黄河流域
18、如图所示为1944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灭亡的明政权与李自成政权。请问这两个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A.契丹族
B.蒙古族
C.满洲族
D.藏族
19、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通了大运河 C.创立了郡县制 D.开创文景之治
20、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21、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至________,北接________,西南达_______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
22、唐朝商业繁荣,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宋代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沿河岸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有开封和_____。
23、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24、下图人物是______
25、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26、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_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一带。
27、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9、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0、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三朝,大兴“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契丹政权——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3)率起义军推翻明朝——
(4)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的高僧——
3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终与辽、西夏、金分别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宋与辽和议历史称为什么?如何评价它?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元朝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