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举考试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提高了我国古代官员的整体素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下图是某位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郑成功收复台湾
3、“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
4、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她
A.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C. 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 完善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 B.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在宋代中国已经实现了
C.宋代文化生活丰富 D.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6、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白
D. 李清照
7、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地区是在( )
A.四川地区 B.两广地区 C.陕甘地区 D.山西地区
8、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源于西周实行的( )
名称 | 齐文化博物馆 | 晋国博物馆 |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
省份 | 山东 | 山西 | 北京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9、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由此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提升武将的政治地位
C.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D.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10、“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史称“开元盛世”的时代,他府中的摆设不可能有
①美丽精致的唐三彩
②晋商朋友送给他的青花瓷
③大气磅礴的《清明上河图》
④文学价值极高的《红楼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她在位时,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她”统治时( )
A.使唐朝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
B.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C.善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D.为唐朝鼎盛奠定了基础
12、“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第二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第三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下列关于第三次厄运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提倡尊孔崇儒
B.选拔的标准注重出身门第
C.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D.考生可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13、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实行残暴统治,引发了农民起义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文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下列关于大运河评价的语句中,持肯定态度的是
A.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B.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C.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D. “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
16、“当时(唐朝)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表明唐朝的社会风气是
A.封闭保守
B.风格多变
C.善于模仿
D.开放包容
17、下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 文天祥
B. 魏征
C. 姚崇
D. 岳飞
18、某班学生在举办历史故事会时准备的材料有: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东南沿海倭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由此判断,故事会的主题是
A. 岳飞抗金
B. 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澶州之战
19、观察下面政权形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应当是( )
A.唐朝统一示意图 B.安史之乱路线图
C.五代十国形势图 D.陈桥兵变示意图
20、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蚩尤
D.尧和舜
21、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在开封东北的_________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________,他就是_________。
2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东汉末年的名医_____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5、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6、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______族南扰,先后_____次修筑长城。起止点: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
结构: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______,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______砌成,十分坚固。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民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______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_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7、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设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_____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班禅五世为“___________”。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________,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_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谕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_______、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5)六世班禅与乾隆皇帝: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此后还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________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__________庙供他居住。
2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
29、写出与下列史实的叙述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事件
(1)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动乱﹣﹣________。
(4)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的治世,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0、将图②《清朝疆域(1820年)示意图》填写完整: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33、材料一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材料二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饮宗无心抵抗,只想要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材料三 他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他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1)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辽,西北并立的是哪个政权?与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什么?
(2)宋真宗时,北宋和辽发生战争,打退辽后,却与辽议和,签订了什么盟约?有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二,金能灭北宋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