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料,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帮助人们认识、解释历史的资料。下侧图
片直接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A.商业
B.农业
C.手工业
D.文化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
C. 灭辽和金
D. 灭亡南宋
3、暑假中,小王同学到河南省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游玩,他看到园内有一景区高挂“瓦子”标志。“瓦子”是北宋汴京城里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4、在当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以及出现的时期正确的是( )
A.交子南宋
B.会子南宋
C.交子北宋
D.会子北宋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可以推荐参展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吴道子
④阎立本
⑤欧阳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7、如图反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A.藩镇割据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C.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D.黄河流域政权的更替
8、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是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①唐末统治腐朽,宦官专权②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④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有“天灾、人祸、外寇”下面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陕西一带大旱,饥民遍野
B.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C.清政权乘机占领北京,灭亡明朝
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1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 元昊
B. 赵匡胤
C. 忽必烈
D. 阿保机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的梦
D.民族复兴
13、宋代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瓷都的是
A.开封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1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形成于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15、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了对如此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实行了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16、“形似纺车缚以竹筒,靠水力旋转低舀水高泻水,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这一古代工具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17、“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金夏
18、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19、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 B.蒙古 C.契丹 D.党项
20、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对外开放 B.范围狭小 C.封建落后 D.闭关锁国
21、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22、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_______ 。
23、安史之乱是_________和________一起发动的战争,是唐朝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4、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25、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植棉地区向北推进到_______________。
26、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____。
27、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明清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一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
(3)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
(4)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立的负责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29、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0、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_____的发展。
(2)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____。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_________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 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写两个)
材料二:“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举一例即可)
材料三: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有哪些国家?
(5)从材料中的人物的一些史实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请你根据图片用史实说明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材料四: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 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 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6)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
(7)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8)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