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山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

    ①涿郡

    ②长安

    ③扬州

    ④余杭

    A. ④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 2、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A.《论语》

    B.《史记》

    C.佛学经典

    D.《西游记》

  • 3、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与它类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 4、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大一统国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陈后主 D.唐高祖

  • 5、“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中外文化交流

    B.抵抗侵略

    C.民族融合

    D.开发南洋

  • 6、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野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剑 D. 铁斧头

  • 7、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 8、“闭关锁国”是清朝前期的一项国家政策,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这项政策造成了当时沿海港口城市全部关闭

    B. 这项政策开始于乾隆皇帝时期

    C. 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民间对外往来

    D. 这项政策可以保证取得抵御外来侵略的胜利

  • 9、张刚同学在欣赏下图时,想用一句最确切的话来对文物进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

    B. 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雕版印刷品

    C.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D. 世界上最完备的印刷品

  • 10、明清时期,面对传染病流行朝廷一般会减免税粮赋役、发放救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满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明清皇帝都以天下苍生为念,心怀百姓

    B.朝野上下重视救灾防疫,大疫消除了阶级对立

    C.明清的传染病防疫体系趋于完美

    D.儒家家国情怀思想影响国民行为

  • 1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

    C.推行行省制度 D.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 12、《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止,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下列人物不能在这本史书中找到的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黄巢

    D.岳飞

  • 13、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主要是因为,朱元璋.

    A.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C.原来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D.设立东厂

  •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于我国历史上的( )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 15、司马,是我国汉族传统复姓之一,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

    A.司马相如司 马文森

    B.司马相如 司马迁

    C.司马光 司马迁

    D.司马文森 司马南

  • 16、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宣政院 D.行省制

  • 17、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注意任用贤才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 18、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 1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B.草市

    C.坊

    D.邸店

  • 20、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开始设置和最后废止的朝代是在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同学们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________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年,中美建交。

    (4)2001年12月,我国加入________,这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2、"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 2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 24、按要求组合搭配

    (1)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将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 25、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 26、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是在________时期。

  • 27、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作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请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1662年________收复台湾后,1684清政府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制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在西藏设置________代表清政府与顺治时册封的达赖喇嘛和康熙时册封的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 28、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 29、巩固: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30、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清朝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清朝设立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2)1684年,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

    (3)清朝在新疆设置了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七年级某同学以“隋唐在历史上的贡献”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如吾彀中(原指箭躬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请在图中填写大运河的起止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2)图二此桥后人赞誉:白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桥的名称。

    (3)唐朝时与很多国家友好往来。请列举唐与日本,唐与天竺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一例。

    (4)请写出两例隋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5)材料三中,这是中国哪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