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曲源于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清朝前期,发展到达顶峰。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昆曲名作的是
A. 《牡丹亭》 B. 《窦娥冤》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2、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
A.司马迁、司马炎
B.司马迁、司马光
C.司马光、司马相如
D.司马懿、司马炎
3、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白 ③辛弃疾 ④杜甫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 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造船技术很发达
5、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刚柔并济,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其“柔”的一面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修建须弥福寿庙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平定准噶尔蒙古势力
6、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7、下列人物中属于宋代的是:(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司马光 ⑤李清照 ⑥白居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8、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下列根据古代的传说为故事梗概创作的、描写了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是( )
A. B.
C.
D.
9、“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了这两句诗而被斩首。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打击知识分子
B. 维护专制统治
C. 提倡尊孔读经
D. 严禁文化交流
1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折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12世纪时,蒙古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仇杀
B. 《全唐诗》辑录的诗歌有近5万首
C.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11、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邢窑 B.越窑 C.定窑 D.景德镇
12、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A. 颁布“禁海令”
B.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 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70大寿
D. 撒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13、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题为《深化合作伙作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报告,报告回顾了15世纪以来中新两国的友好往来,可以作为报告论据的是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蒙古政权扩张 D. 郑和下西洋
14、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西夏 B.西夏、北魏 C.北周、辽 D.辽、北齐
15、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
B.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16、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 隋朝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17、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隋炀帝的“重大工程”是
A.阿房宫 B.长城 C.大运河 D.故宫
18、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9、一部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这部小说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A.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 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经济有一定发展
C.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21、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2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立了_____加以管理。
23、自________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到______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超过北方 。
24、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25、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6、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________。
27、唐太宗时期重用敢于直言纳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28、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29、目的:为了加强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0、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3)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
(4)他是党项族人,于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
(5)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建立金朝——
(6)继承汗位,建立元朝的是——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上图反映了唐朝怎样的革新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与哪一制度的开创和实行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种制度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毎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
(3)材料三反映出北宋实行了怎样的基本国策?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意思是:元朝版图北边超过阴山(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边到达流沙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面可抵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南面越过海表(今西沙群岛),汉朝和唐朝最强盛时候(版图)也比不上。
——《元史·地理志》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创立了什么制度?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何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