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隋代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长安
D. 余杭
2、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的名字中的“靖”、“康”与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接有关( )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西夏建立 D. 元朝建立
3、属于我国“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
A.徽剧
B.豫剧
C.川剧
D.京剧
4、清朝人哪一个皇帝开始由强盛转入衰落。( )
A. 康熙 B. 乾隆 C. 嘉庆 D. 道光
5、下列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韩愈
6、关于“陈桥兵变”,《宋太祖实录》记载:当时契丹南下,太祖率兵出击,众将士强拥他为皇帝。有史学家认为,赵匡胤在率军北上途中授意部下将黄袍加在他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宋太祖实录》的记载
A.对北宋统治者有利
B.比史学家研究真实
C.生动形象利于传播
D.内容多文学价值高
7、人们评论昆曲时认为,“乾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
A. 昆曲自身缺乏创新
B.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 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 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8、四川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9、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的跨海大桥。请问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A. 赵州桥
B. 苏州宝带桥
C. 卢沟桥
D. 杭州拱宸桥
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 戚继光、鉴真、玄奘 B. 郑成功、玄奘、鉴真
C. 鉴真、郑成功、戚继光 D. 戚继光、鉴真、玄奘
1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几乎全部被废除。他是( )
A.欧阳修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司马光
12、“生于荣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这是鲁迅对清中叶一位文学家的评价,认为其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闻”。该文学家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3、某历史小组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14、如下图,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下列最有价值的文物是( )
A. B.
C. D.
15、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等
②“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及贸易往来
③都是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并向游牧民族称臣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图中的《咏鹅诗》是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的,这位小神童长大后在一次叛乱中名动大唐。《全唐文》收录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曾读过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振衣而起,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由此可见,武则天这位皇帝( )
A.重用酷吏残害宰相
B.重视殿试考生文章
C.残酷打击敌对官僚
D.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18、“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9、2017年8月26日,各界人士在台北举行了一场纪念郑成功的论坛活动。人们纪念郑成功,主要因为他(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清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某同学在观看某古装电视剧时发现,城市中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街头巷尾还有很多游走商贩,热闹非凡,凌晨仍有许多店铺营业。由此可以推断
A.当时政府重农抑商
B.政府对于商业的限制非常严格
C.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D.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宋朝
21、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
22、科技名著
作品 | 作者 | 作品性质 | 历史地位 | 其他 |
《本草纲目》 | _____ | 药物学著作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而编出。全书约_____万字,共记载了药物______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______多种,收录药方______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 有________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17世纪初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到朝鲜,之后传入西方,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 科技巨著 |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 | 中举后担任地方官,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研究科技,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编写而出。把各生产部门分为______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_____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
《农政全书》 | ____ | 农学著作 |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_______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全书_____卷,约______万字,分为农本、_______、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_______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
23、女皇帝武则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称帝后将国号改为_____。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_____;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制度,选拔人才; ③重视_______。
(3)结果: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_______,人口_______,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5、我国在 __________ 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沈括所著的_____________ 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26、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27、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8、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29、宋元时期陆路:陆上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_______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30、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31、配伍连线题
32、举出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
33、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材料三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武则天创立了什么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它?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北宋时期科举制有了哪些新发展?对北宋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为什么这样评价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