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该展厅展示的主题为
A. 宋代民族融合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商业繁荣
2、下列历史人物中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是
A.
B.
C.
D.
3、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高僧是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4、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隋朝的李春
B.唐朝的李春
C.隋唐时期的孙思邈
D.盛唐时期的吴道子
5、元朝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不能选拔真才实学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恩荫世袭废除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弟子入仕无门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受到仕人追奉
7、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8、下列史实与隋炀帝没有关联的是( )
A. “安史之乱” B. 营建东都洛阳 C. 开凿大运河 D. 巡游江都
9、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是今天的
A.南京、开封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北京
10、“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赞颂的是( )
A.王羲之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1、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安禄山、史朝义
C.安庆绪、史朝义
D.安庆绪、史思明
12、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开凿大运河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籓镇割据
13、“北宋时期,(相比)状元及第,即使(武将)率领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军队高奏得胜之歌回还,在太庙献上胜利捷报,这样的荣耀也是比不上的。”材料反应了当时的社会
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重文轻武
C.尚武风气盛行
D.重视边防
14、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受宗教迫害
D.民族融合加强
15、“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深受唐玄宗喜爱,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是中国继屈原后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勃 D.白居易
16、两宋时期我国文学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
A.赋 B.诗 C.词 D.曲
17、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重用人才
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
18、( )亲自面试考生,开创了殿试制度。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祖
19、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唐肃宗即位
20、“自从贵族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这句诗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 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 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21、宋太祖晚期:北宋与________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3、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24、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25、“贞观之治”:
(1)背景:626年,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2)措施:①在思想上,吸取______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如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著名宰相_____、杜如晦)。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26、唐太宗在位时期非常重视选拔良吏治理国家,被他比喻为的人左膀右臂是_____和_____.
27、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8、1644年 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________逃至煤山,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
29、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30、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他就是明太祖。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33、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历史,见证历史。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①写出图甲中历史遗产的东西起止点。其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②图乙中城市的核心是什么?其设计者是谁?写出以该城为都城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两例)。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据材料丙说出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巅峰的是什么剧种?在该剧种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是什么?它大致形成于哪一皇帝时期?
(3)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