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黄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与所处时代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乐雷发 南朝   B. 李群玉 隋唐时期

    C. 冯子振      元代   D. 李东阳    明朝

  • 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为"它"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

  • 3、岳飞抗金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其抗击的金的建立者是(  )

    A. 汉人 B. 契丹人 C. 女真人 D. 蒙古人

  • 4、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库恩在描述宋代的开封城时说:“京城常年无休。娱乐场所被称作‘瓦子’。它包括戏院、酒馆、餐厅和妓院,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由此可知

    A.瓦子是宋代书院的办学场所

    B.宋代城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C.瓦子是宋代政府机构办公的地点

    D.宋代统治者执政清明,劝课农桑

  • 5、杜甫的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的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 6、元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实行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7、“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文臣得到了大量的提拔和重用,武将正好相反……内忧是避免了,但外患却严重了。”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文官政治的背景

    B.武将专政的表现

    C.重文轻武的影响

    D.对外交往的发展

  •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准确的是

    A.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 9、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圣”的著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10、鉴真、玄奘、空海他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遣唐使 B.都信奉佛教 C.都信奉道教 D.都曾到过日本

  • 11、元朝时在中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它们是(   )

    A.吏、礼、财、兵、刑、工 B.吏、户、礼、兵、刑、工

    C.吏、户、艺、兵、刑、工 D.吏、书、医、兵、刑、工

  • 12、“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筒车应该是

    A.灌溉工具

    B.纺织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 13、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南北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

    A.余杭——涿郡 B.江都——涿郡

    C.余杭——蒙古 D.余杭——长安

  • 14、下图是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非洲黑人俑”。对该文物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唐朝时我国已经和非洲有了交往

    B.当时有大量的黑人生活在唐朝

    C.唐朝和非洲贸易关系非常密切

    D.非洲黑人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长安

  • 15、元朝时军民大小事务公文中出现宣政院印章次数最多的地方应该是

    A. 新疆   B. 西藏   C. 台湾   D. 云南

  • 16、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这一朝代指的是(  )

    A. 陏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17、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称做( )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江南河   D. 邗沟

  • 18、仔细观察下面的清朝前期疆域示意图,其中有误的是

    A.a B.b C.c D.d

  • 19、科举制度是一种:(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门户高低划分官吏级别的制度

    D.发展教育事业

  • 20、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 22、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23、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____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

  • 24、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__;清朝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25、“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_____

  • 26、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进,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 28、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29、“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 30、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享有_________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

    (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