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 隋朝的农业
B. 唐朝的金融
C. 元明的外贸
D. 清朝的经济
2、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3、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B. 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 唐朝成就最大,最为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4、盛唐时期著名大型的宫廷乐舞是
A. 《秦王破阵乐》
B. 《高山流水》
C. 《霓裳羽衣舞》
D. 《又见公孙大娘》
5、“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为
A. 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 昏庸无能,实行暴政
C. 至高无上,独揽大权
D. 天子地位下降,依赖诸侯国的支持
6、“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远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是
A. 阿骨打
B. 阿保机
C. 铁木真
D. 元昊
7、下列属于明朝废除的内容是
①内阁
②三司
③行中书省
④丞相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8、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9、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千金方》
D.《天工开物》
10、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
11、“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推行行省制
12、中医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专著是谁写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8世纪中期,唐帝国爆发了持续8年的大规模动乱。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这场动乱是指
A. 玄武门之变
B. 神龙政变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成吉思汗
16、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东京 C.广州 D.临安
17、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8、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造纸术和指南针
19、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D.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2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本草纲目》——张仲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_________。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4、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25、宋朝的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6、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是________。
27、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_____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______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9、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33、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东京(北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马行街一带,经常是‘车马阗(tián,充满)拥,不可驻足’,其中相国寺为最大的定期集市,每月举行5次万姓交易,各种货物‘无所不有’。”
材料三 临安(南宋)商业繁华的程度,超过了北宋的东京,“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应出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你认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两条即可)
(2)由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该纸币的名称和发行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