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繁荣与短暂
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A. 张赛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4、清朝的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看见风吹书页翻动,忽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被官府捉拿后杀害。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
A.设置内阁 B.大兴文字狱 C.设置东厂 D.设置西厂
5、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后金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阿骨打
C.皇太极
D.多尔衮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北宋 B. 元朝 C. 南宋 D. 唐朝
7、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中,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
8、《明实录》(明朝撰写)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清朝修撰)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史官个人才学不同
B.史著编撰体例多样
C.史料运用方式有别
D.史著编撰意图各异
9、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10、《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 )
A.坊 B.市 C.瓦子 D.夜市
11、这副“瓦内说书”诗配画,主要出现在下面哪个城市中?
A. 北宋的汴京
B. 唐朝的长安
C. 元朝的大都
D. 明朝的应天
12、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爱情、怀古、山水、田园、边塞等。这主要说明唐诗的特点是( )
A.诗人众多
B.题材丰富
C.通俗易懂
D.诗人身份广泛
13、据史书《稗时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是以下哪一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转运使 B.五军都督府 C.刺史 D.厂卫特务机构。
14、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民族交融
B.开发江南
C.开凿运河
D.开元盛世
15、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的口号是
A.均田免粮 B.均田免赋 C.有衣同穿 D.有饭同食
16、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有关?( )
A. 关汉卿 B. 苏轼 C. 辛弃疾 D. 李清照
17、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都市( )
①交通不便 ②商业繁荣 ③文化生活场所众多 ④店铺林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杜甫——《望庐山瀑布》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马致远——《窦娥冤》 D.施耐庵——《西游记》
19、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阅读下列连环画,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
A.
B.
C.
D.
20、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韩愈
2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22、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3、《红楼梦》这部________强、________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被译成多种文字。
24、我国古代文艺昌盛,异彩纷呈,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完成列举。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其诗有“诗史”之称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__。
(2)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碑》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它出自于唐代书法家________之手。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风豪放,报国情切,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________。
(4)关汉卿名列“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著名章回体小说《________》。
(6)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来在徽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戏剧的优点,形成了我们的“国剧________。
25、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_____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26、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
27、“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28、
29、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30、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小明是班上图书角的管理员,现有下列图书,请你帮他将这些图书准确分给下列同学(只需填相应的字母):
A.《西游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三国演义》
(1)小张同学长大后想成一名中医,你应将____分给他。
(2)小华同学一直对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小明同学想要一本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你应将____分给他。
(4)小龙同学对刘备、关羽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你应将____分给他。
33、阅读下列材料:
隋唐时期,中华民族以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据此完成下列主题探究的问题:
(政通人和的盛世)
(1)大唐时期,社会经济呈现整体繁荣上升的态势,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请列举出两个盛世名称。
(和善友好的交往)
(2)隋唐时期,中原与国内各民族保持密切联系,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请你“用事实说话”,分别举出唐朝时与少数民族交往交融及与外国友好交往的事例,请各举三例。
(丰富多彩的文艺)
(3)唐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斐然,请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各举一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的感悟)
(4)请结合本活动主题谈谈,隋唐盛世的史实对今天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