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 2、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伐无道,诛暴秦

    C. 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D. 均田免赋

  • 3、“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 4、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5、元朝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 匈奴 B. 室韦 C. 突厥 D. 回族

  • 6、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担任

    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C.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7、如果班内排演课本剧《戚继光》,下列最符合主角台词的一句是(  )

    A.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8、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

    A. 窦娥 B. 黄道婆 C. 王昭君 D. 李清照

  • 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开凿“此河”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宋太祖

  • 10、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有(  )

    ①西域都护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伊犁将军

    ⑤平定噶尔丹叛乱

    A.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11、下列诗句中,为唐朝诗人所作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店铺林立瓦子閘,节日纷至年味飘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满洲崛起大明亡,金戈铁马复开疆

  • 12、"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的标志是

    A.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B.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C.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D.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

  • 13、近代西方人把科举制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最早创立科举制的是

    A. 西汉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 14、明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犹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君对臣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1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历史试题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 1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隋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针对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总结,下列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大运河的开通

    C.农民起义的爆发

    D.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 17、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的是

    A.昆曲 B.秦腔 C.京剧 D.徽调

  • 18、清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打击沿海抗清力量 B.为了禁止海外贸易

    C.抗击外国侵略 D.限制百姓出国

  • 19、有学者指出,经济的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 20、《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介绍道:“原名《太史公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该读本介绍的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________

  • 22、(1)观察上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明长城西起点:嘉峪关

    B.明长城东部重要关城:山海关

    (2)根据上面下图分析,明长城的修筑有何重要作用?

  • 23、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编成《________》,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 24、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边疆得到开拓,人口明显增长,统治基础得以扩大,因此,史称有________,为唐朝________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 25、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

  • 26、明末有一本书,既是地理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这本书是________

  • 27、隋朝大运河北通_____,南达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 28、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9、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 30、_____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______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有名的“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请写出上述朝代的文学代表人物(写出一人即可)。

    (1)唐之诗——

    (2)宋之词——

    (3)元之曲——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

    材料二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

    (2)材料二中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材料三   清朝时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的某种政策,这种政策是什么?当时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分析以上材料,然后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