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画作描绘了贞观十四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太宗欣然应允的故事。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A.加强了汉藏两地的和平友好交往 B.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C.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D.消除了唐政府和边疆地区的矛盾
2、这是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提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这本巨著是(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
3、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儒家思想的独当一面 D.繁荣与开放并存
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方,清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战役
D. 南京解放
5、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
A. 隋朝 B. 西夏 C. 元朝 D. 明朝
6、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7、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8、北宋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然而在另一方面,北宋却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艺术繁荣的朝代之一。造成北宋这种繁盛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B.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国泰民安
C.与外频繁交往,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
D.历代皇帝均励精图治,文治武功
9、下列史实能体现唐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
④盛行旋舞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图所示的名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反映了
A.隋朝大运河的繁忙运输 B.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C.盛唐气象,长安闹市 D.清朝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11、深圳名胜古迹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朝初年。其功能之一是抗击倭寇侵扰。以下人物成为抗击倭寇民族英雄的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辛弃疾
D.郑成功
1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抵达泉州后办理手续时他应去
A.行会 B.市舶司 C.县衙 D.清真寺
13、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唐宋诗篇”中,以诗歌再现唐朝由盛而衰历史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14、诗歌有时承载着历史信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这首诗讽刺的对象是
A.南宋统治者
B.北宋统治者
C.西夏统治者
D.金统治者
15、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
A. 隋朝 B. 元朝 C. 唐朝 D. 宋朝
16、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
B.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C.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广
D.封建制度的确立
17、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王朝都管对该地区实施过有效管辖。其中清朝采取的管辖措施有
A. 设置伊犁将军
B. 设宣政院管辖
C. 册封达赖和班禅
D. 设置驻藏大臣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北宋 B.南宋 C.隋朝 D.元朝
19、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居唐朝物产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日本
B.波斯
C.新罗
D.天竺
20、下列著作中,为研究古代印度提供丰富资料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徐霞客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西行漫记》
21、宋代,手工业兴盛,______(城市名)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商业贸易繁荣,在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
22、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234年灭金的政权——
(2)制成于战国时期的指南工具——
(3)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了——
24、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5、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6、(1)高僧玄奘著有《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时期出现的,叫做______。
(3)宋朝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
(4)诗圣是______。
(5)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______,为了有效管理,该王朝实行______制度。
(6)为中日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唐代高僧______六次东渡日本。
(7)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27、唐代劳动人民对生产工具作了重大改进。新耕犁有______、灌溉工具有___;唐朝手工业也很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_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9、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30、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________年灭掉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
31、配伍连线题
32、请列举明朝四部重要的科技名著。
33、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
材料一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得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稳定时间较长,这些为隋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它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通史辑要》
材料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流形式和审美理想。例如:①“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④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归纳隋唐文化的特点。
(2)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的作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写出①对应的文学形式。并写出④所指的古典小说名称。
(4)观察材料四图片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图片排序。(写字母)
(5)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少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