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英雄是
A. 皇太极
B. 郑成功
C. 郑克爽
D. 施琅
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赵匡胤建立北宋 ②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辽) ③元昊建立西夏④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紫薇同学准备利用暑假考察西夏王陵,上网查询相关事实,对她有帮助的是
A.契丹兴起于北方,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B.澶渊之盟,宋辽议和
C.党项兴起于西北,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D.岳飞抗金,宋金对峙
4、隋朝的统治,宛若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时间虽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在历史上的重大建树有
①开通大运河 ②开创科举制度 ③实现全国统一 ④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被后人誉为“诗圣”的人是
A.李白 B.王维 C.白居易 D.杜甫
6、下列人物,曾在宁夏建立过少数民族政权的是( )
A. 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成吉思汗
7、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臣掌握国家军政大权②派文人担任地方知州③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④武将只有调动军队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面材料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有关记载,他描述的是
A. 造纸术
B. 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
D. 活字印刷术
9、学史要学会历史评价,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D.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0、《百家讲坛》中蒙曼副教授在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其原因不包括他( )
A.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B. 三征辽东,徭役繁重
C. 营造东都洛阳 D. 渡江灭陈,统一全国
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如下列图示中,能正确体现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在我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 汉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14、标志着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
15、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③②
16、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设置( )
A. 转运使 B. 宰相 C. 通判 D. 节度使
17、《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但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求贤若渴,重用有才能的人
1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下列史实最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C.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D.率领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19、“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材料中作者认为( )
A.八股取士方法笨拙
B.秦朝焚书方法巧妙
C.秦明做法本质一致
D.明制便于选拔人才
20、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其中的“血路”是指
A.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B.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D.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22、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唐朝时期开创开元盛世统治局面的是________。
23、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 ______建立了后梁政权,彻底终结了唐朝的统治。
25、建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_____年继承汗位。1271年,他改国号为____,次年定都于_____。
26、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
27、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28、唐朝建立:618年,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____。
29、公元960年,______ (人名)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30、元末明初,作家______的一部小说作品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33、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不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问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地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
——选自《遣唐使和学问僧》
材料二 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身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时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并据此指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样重大变化的社会因素。
(3)指出材料三清朝后期实施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客观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