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拉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王禹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李世民、魏征、“房谋杜断”、贞观之治等。据此判断,他想探究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繁荣的治世局面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多彩的文学艺术

  • 2、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海外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 3、下图所示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超的水平。它铸造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中①处所代表的政权是(     

    A.隋朝

    B.秦朝

    C.西晋

    D.宋朝

  • 5、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金刚经》

    D. 《天方夜谭》

  • 6、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 7、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得益于

    A.提出“均田赋”的口号 B.严明的军纪

    C.李自成的英明领导 D.严禁抢掠农民

  • 8、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御史大夫

    C.枢密院

    D.刺史

  • 9、如果要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西行取经之路,你认为起点和终点应分别设在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璐、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 10、与“黄袍加身”的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 11、下列对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

    D.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 12、“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望月思念胞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文中的“他”是指

    A.李白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苏轼

  • 13、某同学希望了解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获得有关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相关知识,可以推荐他阅读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 14、“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在历史上设置和废除丞相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武则天 B.隋文帝、唐太宗 C.隋炀帝、明太祖 D.秦始皇、明太祖

  • 15、下列科技成就中,宋代时制成并对世界文化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造纸术 B.麻沸散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 16、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 17、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大大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伟大发明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 18、唐太宗的昭陵刻有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所骑六匹骏马的雕像,均雄劲有力。武则天在位期间,曾下令组织编撰《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出土的唐三彩中,连牵马的昆仑奴都昂首向天,没有一丝卑怯的神情。这说明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A.兼容并包,重文轻武

    B.豪迈宏放,昂扬进取

    C.尚武轻文,民族压迫

    D.男女平等,思想开放

  • 19、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20、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盛唐气象”的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唐三彩;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   ,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 2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________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________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________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____镇;湖北的________镇在明朝中期逐渐发展起来;在北京、江宁、________________、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________,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________、徽商等。____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________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________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________、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 23、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 24、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 25、高僧_________前后用了12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26、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 27、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 28、唐朝著名的诗人很多,其中“诗圣”是________;“诗仙”是________

  • 29、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 30、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____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时,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皇八年(588年)三月,杨坚很高调地宣布讨伐陈朝,发誓要统一天下。杨坚君臣给陈叔宝罗列了二十条大罪,抄写三十万份传单散发江南,下诏说:“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诊,在期一举,永清吴越。”(灭陈后)统一天下。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1)材料一中杨坚完成了怎样的伟大事业?800年前第一个完成这一伟大事业的人是谁?

    (2)材料二中记载的是什么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3)结合相关史实举例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