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禹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李世民、魏征、“房谋杜断”、贞观之治等。据此判断,他想探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繁荣的治世局面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多彩的文学艺术
2、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海外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3、下图所示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超的水平。它铸造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中①处所代表的政权是( )
A.隋朝
B.秦朝
C.西晋
D.宋朝
5、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金刚经》
D. 《天方夜谭》
6、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7、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得益于
A.提出“均田赋”的口号 B.严明的军纪
C.李自成的英明领导 D.严禁抢掠农民
8、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御史大夫
C.枢密院
D.刺史
9、如果要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西行取经之路,你认为起点和终点应分别设在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璐、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10、与“黄袍加身”的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11、下列对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
D.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12、“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望月思念胞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文中的“他”是指
A.李白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苏轼
13、某同学希望了解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获得有关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相关知识,可以推荐他阅读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4、“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在历史上设置和废除丞相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武则天 B.隋文帝、唐太宗 C.隋炀帝、明太祖 D.秦始皇、明太祖
15、下列科技成就中,宋代时制成并对世界文化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造纸术 B.麻沸散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16、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7、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大大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伟大发明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8、唐太宗的昭陵刻有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所骑六匹骏马的雕像,均雄劲有力。武则天在位期间,曾下令组织编撰《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出土的唐三彩中,连牵马的昆仑奴都昂首向天,没有一丝卑怯的神情。这说明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A.兼容并包,重文轻武
B.豪迈宏放,昂扬进取
C.尚武轻文,民族压迫
D.男女平等,思想开放
19、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盛唐气象”的是( )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唐三彩;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 ,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2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________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________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________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____镇;湖北的________镇在明朝中期逐渐发展起来;在北京、江宁、________、________、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________,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________、徽商等。____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________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________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________、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23、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4、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年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25、高僧_________前后用了12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6、我国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干扰,1553年 ______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明朝末期 ______殖民者出兵占领了我国宝岛台湾。
27、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28、唐朝著名的诗人很多,其中“诗圣”是________;“诗仙”是________。
29、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30、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____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时,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皇八年(588年)三月,杨坚很高调地宣布讨伐陈朝,发誓要统一天下。杨坚君臣给陈叔宝罗列了二十条大罪,抄写三十万份传单散发江南,下诏说:“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诊,在期一举,永清吴越。”(灭陈后)统一天下。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1)材料一中杨坚完成了怎样的伟大事业?800年前第一个完成这一伟大事业的人是谁?
(2)材料二中记载的是什么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3)结合相关史实举例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