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2、北宋靖康元年(116年),金军围攻汴梁城,宋兵于夜间向攻城金军发射露雳炮,他们被炮火烧乱阵脚,无奈北撤而去。可见,当时北宋火药武器的应用( )
A. 阻止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B. 打消了金军继续南下的念头
C.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 发挥了在攻防作战中的优势
3、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竟争,我国在哪一年加入了WT0?
A. 2001
B. 2002
C. 2003
D. 2004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里的“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时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闭关锁国”政策 | |
表现 | ①顺治吋,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②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关闭所有港口,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 |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
影响 |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位词人描写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根据这首词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位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李白
7、2020年1月6日,国家主席席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基里巴斯总统马茂会谈后共同见证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这标志着中国同所有10个建交太平洋岛国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的经济带,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8、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仕途不同 D.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9、下表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 6078430 |
雍正二年(1724年) | 6837914 |
乾隆三十一(1766年) | 7414495 |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
1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的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是( )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隋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11、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其中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 可汗 C. 赞普 D. 国王
12、清朝时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郑和
13、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王朝,它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是( )
A.隋文帝 581年
B.隋文帝 589年
C.隋炀帝 613年
D.隋炀帝 589年
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C. 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 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16、鸡鸣驿(下图)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它充分展示了元朝
A.商业的繁荣
B.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捷
D.农业的发展
17、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B.北方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8、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岳飞抗金
19、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李自成农民起义
2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候创制的有(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22、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________以后,官场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2)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将领________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________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社会危机:清朝中期以后,________现象加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23、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24、广州、_________、明州的造船业 ,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____。
25、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的皇帝是________;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________。设置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颁布金瓶掣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26、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7、唐末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____率领下,建立大齐政权。
28、我国古代文艺昌盛,异彩纷呈,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完成列举。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其诗有“诗史”之称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__。
(2)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碑》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它出自于唐代书法家________之手。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风豪放,报国情切,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________。
(4)关汉卿名列“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著名章回体小说《________》。
(6)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来在徽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戏剧的优点,形成了我们的“国剧________。
29、________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中期以后_________、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30、建立西夏的党项族首领是________。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32、唐朝时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名家辈出。请列举出著名诗人、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各一位。
3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吴钓《中国古代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三: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摘编自徐伟云《徐伟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唐中后期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海外贸易的兴盛与宋代采取的对“北方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