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河池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 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救,“征又不从,不肯署”,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体现了唐太宗

    A.重视纳谏

    B.轻摇薄赋

    C.开明的民族政策

    D.大力发展教育

  • 2、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 3、“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玉垒腾烟(大散关烽烟腾起),珠淮飞浪(淮河水飞溅恶浪),万里腥风送鼓鼙(万里腥风送来战鼓声不息)。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各位大人啊,想如今国事已败坏至此,文人耍笔杆子有何用!)”宋朝词人陈文杰的这几句词体现出当时宋朝男儿少血性、少雄性、少阳刚之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国策

    B. 宋朝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C. 宋朝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D. 宋朝城市文化娱乐繁荣

  • 4、以下图片反映的是宋朝(  )

    .

    A.农业的发展 B.经济的繁荣 C.手工业的兴盛 D.活跃的商业贸易

  • 5、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木真——完成全国统一,建立元朝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D.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 6、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推断他要讲述的是

    A.黄巢起义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 7、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B.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来源之一

    C.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D.科举考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 8、“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上述材料信息反映了隋朝(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疆域广大辽阔

    C.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 人口数量增加

  • 9、唐朝中后期国势急转直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黄果起义 D. 大运河的开凿

  • 10、明朝时期著名的棉纺织中心和制瓷中心分别是

    A. 海南岛、定窑

    B. 开封、汝窑

    C. 苏州、景德镇

    D. 南京、哥窑

  • 11、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②设置通判

    ③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④设置转运使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 12、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文学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诗 ②词 ③曲 ④小说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③①

  • 1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

    A. 金、元 B. 辽、清 C. 元、清 D. 辽、元

  • 14、元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八旗制度

  • 15、宋元时期的大都市里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瓦子

    B.交子

    C.会子

    D.票号

  • 16、有的同学爱吃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已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

    A. 越南   B. 泰国   C. 新加坡   D. 缅甸

  • 17、七年级历史课上,王老师出示了如下四幅图片,由此可知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

    A.宋朝时期流芳千古的绘画艺术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朝实现大江南北的统一

    D.宋朝经济的发展

  • 18、下图是元朝疆域示意图,宣政院辖地位于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 19、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北宋末年,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D.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20、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对其中数据的变化解读准确的是(     

    朝代

    南方赋税

    北方赋税

    南北比例

    北宋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60000000

    14319000

    81:19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沉重

    C.南方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2、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填入题中空白处。

  • 2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______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

  • 2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是________

  • 25、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 26、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28、唐朝农业技术不断改进,________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都________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29、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 30、(1)隋朝的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等_____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国势从_____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_____的局面。

    (3)在地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视他为_____

    (4)宋朝时,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宋时,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5)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完成的;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三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材料二:

    (2)中国历史纪年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工具。请根据上图纪年表中提供的信息正确填写字母所代指朝代名称。

    请填写:

    A:____ ___  B:____ __  C:___ ___  

    D:____ ___  E:____  ___    F:____   ___

    材料三: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4)材料三数据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5)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