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 党项贵族 B. 契丹贵族 C. 女真贵族 D. 匈奴贵族
2、“起漠北,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史书中的这一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 B.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规模大、时间长
6、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哪个时期最后完成
A.唐
B.北宋
C.南宋
D.元
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属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有( )
①设立宣政院②设置驻藏大臣③册封达赖、班禅④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理学家程颐曾这样评价:“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其中的太祖指的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铁木真
9、据学者统计,整个北宋时期,共有宰相71人,其中科举出身者64人。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北宋实行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分化事权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八股取士
10、下列是我国古代著作,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宋应星——《农政全书》
B.吴承恩——《西游记》
C.施耐庵——《三国演义》
D.洪昇——《牡丹亭》
11、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制度不断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新冠肆虐之际,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可爱的人”是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的
A.江浙地区
B.华东地区
C.东北地区
D.四川地区
14、今天藏族人的祖先是( )
A.南诏人 B.突厥人 C.吐蕃人 D.回纥人
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示意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
A.三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元朝
16、宋代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蕃学 B. 蕃市
C. 蕃坊 D. 市舶司
17、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歌颂的“闯王”是
A.李自成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吴三桂
18、明太祖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 )
A.按察使司
B.都指挥使司
C.布政使司
D.民政司
19、宋代流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的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宋领先世界的科技
B.唐朝昂扬进取的风貌
C.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
D.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20、“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
A. 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
B. 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
C. 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
D. 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
21、经济的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甘薯、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
2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4、1616年, 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 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迁都北京,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5、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
26、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_____。
27、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28、(1)隋朝的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等(_____)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国势从(_____)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_____)的局面。
(3)在地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视他为(_____)。
(4)宋朝时,(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宋时,(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5)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完成的;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
29、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
30、兴起: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其中的_____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一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产生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5)清政府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请举一例说明。
(6)读史明智。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