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力量积极介入,在预防、治疗和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并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伤寒杂病论》—华佗 B.《本草纲目》—李时珍
C.《农政全书》—宋应星 D.《天工开物》—徐光启
2、唐朝丝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高超。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 丝绸
B. 缫丝
C. 蜀锦
D. 苏绣
3、“宋太祖在宫中立碑,告诚后代君主勿杀文臣,此祖训亦大致为后世嗣君所遵从。但宋朝对军人的态度则相反。朝廷为防止士兵逃逸,在士兵脸上或手背刺字以为标记。”材料所述与以下哪一政策有关( )
A.分化事权 B.限制皇权 C.重文轻武 D.八股取士
4、《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市民生活丰富
C. 农业经济发展 D. 民族政权并立
5、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一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 )
A.水稻、玉米
B.玉米、马铃薯
C.水稻、向日葵
D.花生、粟
6、“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7、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B.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C.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8、吐蕃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这说明
A.吐蕃首领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发展
C.唐朝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了
9、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
A.灭南宋,统一中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建立行省制度
10、1640年,河南发生饥荒,李自成率军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打开富户金银窖藏赈济贫民,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是( )
A.建立起大顺政权
B.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C.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得到广大饥民的拥护,参军人数增多
11、元昊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他来自下列的什么民族(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突厥族
D.女真族
12、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击倭寇骚扰
B.率部回归祖国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
13、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4、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型商帮。胡雪岩,来自安徽南部徽州府,中国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操纵江渐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以上看来胡雪岩属于。
A. 晋商
B. 徽商
C. 苏商
D. 港商
15、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A.开封 B.景德镇 C.苏州 D.泉州
16、下列政权不属于五代的是( )
A.后唐 B.后晋 C.后汉 D.后蜀
17、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②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
A.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B.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C.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D.枢密院 御史台
19、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20、《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 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记载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
A.朝政腐败
B.经济衰落
C.藩镇割据
D.国力强盛
21、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以控制地方财赋权。
2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________的局面;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一,接受________(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3、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24、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位,我国的几次铁路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营运效率。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5、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6、元朝时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是 。
27、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29、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编成《________》,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30、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英雄是时代的标杆。
(1)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1206年,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抗元英雄__________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3、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
——《明史》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函 (1793 年)
(1)材料一中图(1)的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两个与唐朝交流密切的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手工业和科技原因。
(3)观察材料一中的图(2),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写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写出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及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5)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谈谈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