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列作品的形式和题材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
A.坚韧不拔
B.众志成城
C.抗日救亡
D.居安思危
2、下列历史事件与对应的历史评价,关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4、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下列文学作品被认为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复活》
B. 《奥赛罗》
C. 《哈姆雷特》
D. 《神曲》
5、明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巨著,其中关于农业科学的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农书》
6、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改革是
A.楚国吴起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齐国管仲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8、201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若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比较恰当的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我国的国防建设 D.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9、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文化大革命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D.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时期
10、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1952年 | 46.5 | 11.4 |
1978年 | 155.6 | 212.1 |
2014年 | 11352.3 | 64369 |
促进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③党和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④文化保护及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际上是被当时的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不包括
A.中国经济总体比较落后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D.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12、毛泽东诗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会师地点是( )
A. 遵义 B. 甘孜 C. 会宁 D. 吴起镇
13、以下是关于1872年—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统计资料,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实业救国”浪潮兴起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双方的对抗不断加剧,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5、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16、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1%上升至51%(见下图)。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外来移民的涌入
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17、“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这说明科举制
A.具有开放和公平竞争的特点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禁锢和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D.重视学习儒家经典
18、在诸多因素的综合推动下,1810—1860年的50年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9倍,仅次于英、法、普(普鲁士),居世界第4位。如下史实中,不属于这一"诸多因素"的是
A.国家的独立 B.工业革命的推进 C.领土的不断扩张 D.黑人奴隶的解放
19、从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再到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真正实现的依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如图为汉代发明的石转磨,汉代百姓用石转磨将小麦磨成粉,可以做成各种惊喜可口的食品,用面粉做成的食物通称“饼”,馒头叫“蒸饼”,面条叫“汤饼”这说明石转磨
A.推动小麦产量增长
B.促进主食原料改变
C.促进主食类型丰富
D.有利于手工业发展
21、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______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______,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______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______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22、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2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25、《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6、新经济政策:实施者:________。过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意义:促进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27、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1947年6月底,依据中央部署,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为贯彻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1982年, 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填会议名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8、1947年,村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 ;改正: 。
29、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30、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31、世界贸易组织是哪年成立的?中国是哪一年加入这一组织的?你认为中国入世有何意义?
32、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文明)
(1)谁主政时期,雅典的奴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就是什么?
(古罗马文明)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
(4)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的历法被称为么?
(古中国文朋)
(5)东汉时改进造纸工艺的人是谁?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谁?
(6)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谁?
(7)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4、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材料二(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说出一战结束距今已有多少年?另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华工在欧洲参战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指出“1919年的中国”发生什么标志性事件?它与巴黎和会有何关系?
(3)据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什么?请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当今“世界仍很不太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战结束至今,世界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总体上还保持了和平,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你认为是哪些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