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为农村一古老的捣碎器,已知支撑柱的高为0.3米,路板
长为1.6米,支撑点
到踏脚
的距离为0.6米,原来捣头点
着地,现在踏脚
着地,则捣头点E上升了( )
A.1.2米 B.1米 C.0.8米 D.1.5米
2、如图,的外切正六边形
的边心距的长度为
,那么正六边形
的周长为( )
A.2
B.6
C.12
D.
3、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B,BCD的顶点A,D都在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顶点B,C都在x轴上,则的值为( )
A.2
B.
C.
D.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2
B.2a2﹣a2=2
C.a2•a=a3
D.(a﹣1)2=a2﹣1
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OC=110°,则∠A的度数为( )
A.65°
B.55°
C.70°
D.30°
6、无论a取何值,下列方程总是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a2+1)x2=4 B. (a﹣2)x2=2 C. ax2+3x﹣2=0 D. 2x2+ax﹣1=2x2
7、如图,某飞机在空中A处探测到它的正下方地平面上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m,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指挥台B的俯角α=30°,则飞机A与指挥台B的距离为( )
A.1200m B.1200m C.1200
m D.2400m
8、若=
,则
等于( )
A. B.
C.
D.
9、在△ABC中,∠C=90°,以点B为圆心,以BC长为半径作圆,点A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点A在圆外
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上
D.无法确定
10、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三种视图,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8
B.7
C.6
D.5
11、如图,等腰△ABC中,AB=AC=,BC=
,BD是AC边上的中线,G是△ABC的重心,则GD=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与△A′B′C′顶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若△ABC与△A′B′C′是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_.
13、将抛物线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
14、已知三条线段a、b、c,其中a=1cm,b=4cm,c是a、b的比例中项,则c=_____cm.
15、点P(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P′(m,1),则m= .
16、已知二次函数,若
,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
17、李大爷每天到批发市场购进某种水果进行销售,这种水果每箱10千克,批发商规定:整箱购买,一箱起售,每人一天购买不超过10箱;当购买1箱时,批发价为8.2元/千克,每多购买1箱,批发价每千克降低0.2元.根据李大爷的销售经验,这种水果售价为12元/千克时,每天可销售1箱;售价每千克降低0.5元,每天可多销售1箱.
(1)请求出这种水果批发价y(元/千克)与购进数量x(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天购进的这种水果需当天全部售完,请你计算,李大爷每天应购进这种水果多少箱,才能使每天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4)x2+(a2+2a+10)x﹣6(a+1)=0有一根为﹣1.
(1)求a的值;
(2)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m+2)x+m2+m+2a+1=0的两个根,已知x1x2=1,求x12+x22的值.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5x+5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B点坐标;
(2)x2+bx+c≥﹣5x+5的解集 .
(3)若点M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MA、MB,当点M运动到某一位置时,△ABM面积为△ABC的面积的倍,求此时点M的坐标.
20、为了节能减排,某公司从2018年开始投入技术改进资金,经技术改进后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具体数据如表:
年度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投入技术改进资金x万元 | 2.5 | 3 | 4 | 4.5 |
产品成本y万元 | 14.4 | 12 | 9 | 8 |
(1)分析表中数据,请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确定一个函数表示其变化规律,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2)若2022年公司打算投入技术改进资金5万元,预计2022年产品成本比2021年降低多少万元?
(3)若2023年公司打算把投入技术改进资金x和产品成本y之和控制在12万元,请分别求出投入技术改进资金和产品成本.
21、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
,且AD:DB=3:5,求
.
22、计算:
(1);
(2).
23、已知点O是线段的中点,点P是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分别过点A和点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和点D.我们定义垂足与中点之间的距离为“足中距”.
(1)[探究证明]如图1,当点P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时,“足中距”和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2)[拓展延伸]如图2,当点P是线段BA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若,
、
,求
的长.
24、现有3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A等品2个,B等品1个,从中任意取1个杯子,记下等级后放回,第二次再从中取1个杯子,
(1)用恰当的方法列举出两次取出杯子所有可能的结果;
(2)求两次取出至少有一次是B等品杯子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