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包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溃退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初衷

    B.颁发 眼花缭乱 殚精竭虑 轩昂

    C.躁热 振聋发聩 惨绝人寰 不缀

    D.诘责 藏污纳垢 筋疲力尽 畸形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表达出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思想感情。

    B.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春》《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 3、下列对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D.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 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追溯 殒石 天衣无缝 周而复始

    B.震憾 褶皱 豁然开朗 世外桃园

    C.帷幕 枯躁 目空一切 消声匿迹

    D.严峻 清冽 海枯石烂 草长莺飞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的妙处。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自古以来,自然美景都是文人骚客的永恒话题,正如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阅古诗文中歌咏美景的篇章,眼前呈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富春江水清澈见底,“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 。游鱼细石,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西湖早春生机勃勃,鸟儿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汉阳平野晴日之景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让我们随着古代文人且走且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吧。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这学期,我们一起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请按下面要求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   ,是一部   作品。

    (2)请你写出书中报道的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结合事件谈谈所体现出的红军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乡下的草

    项见闻

    ①在乡下,草,檐前屋后,田间地头,遍地皆是。马绊根、回头青、车前子、母猪稍、马鞭草……

    ②这些卑微而又生命力强劲的草,总能勾起我对母亲的一些回忆。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母亲说过一些有关草的谚语,一句是母亲经常叮咛我们的话:走的路多,踩得草死。鼓励我们多读书,多用功。至今仍如晨钟暮鼓,回荡在耳边。

    ③还有一句是说儿童不知春,问草绿何故。印象中,母亲说这句话时,仍在低头缝补一些手头的旧衣裳,语气幽幽的,似在嗔怪我们年幼不晓事,又似在感叹着什么。

    ④医生宣布检验结果,母亲至多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间了。我们悲痛不已!我和姐姐、二哥商量,大家保守秘密,绝不能让母亲知晓。可是,我们都不善于伪装,口里没说,却将悲伤和绝望写在了脸上,被心细如发的母亲读得明明白白。

    ⑤母亲开始拒绝就医和吃药,几天时间里,身体就明显地垮了下来。她原本憔悴不堪的脸上看上去更加蜡黄了,皱纹在她额头像波纹荡漾开来,再像涟漪般地扩展和放大。母亲忽然变得缄默不语,她总是独处一隅,不愿意再和我们唠叨往事了。好几次,我看见她偷偷地抹眼泪,听见我的脚步声来了,又慌忙地赶紧掩饰住。

    ⑥儿时,听到爷爷讲过一个神话故事,说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中,有种起死回生的灵芝草,能医治百病。我多么希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不管千山万水,我将不辞千难万险地去求索。可惜这只是一个神话而已,我感到万般地无奈和悲哀,恨自己手无华佗再造之术,能拯救和挽留住母亲的生命。

    ⑦我百思无策,想不出更好的语言来安慰母亲。就说,妈,您想开点,还有五弟指望着您呢。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怎么办呀?

    ⑧父亲一年前去世了。去世时,五弟剑虎还没成家,一个人只身在温州打工。那时,只有我一个人在母亲身边。一生刚强的父亲,直到与世长辞的最后几分钟,也没忘记对儿女的关怀和责任,他遗憾地对母亲说:柳姆(江汉平原对有了孙子妇女的尊称),我是大限临头不由人啊,你叫虎子不要怪我,这副担子就落到你肩上了……

    ⑨听我提到五弟,母亲的神色陡然又振作起来,慈祥的目光又溢满她的双眸。她的一只手撑着藤椅的背靠圈,一只手撑着腰,艰难地站起身来。

    ⑩饭好了没有?母亲问。我心中一阵惊喜,这是母亲生病后第一次主动要求进食。那段时间,不论我们煮出来的是山珍海味,还是人参燕窝,母亲都不屑多看一眼。即便动了一筷子,也是比猫食的还少。

    我央求邻居的柳奶奶去劝说母亲。柳奶奶和母亲同姓,是母亲年青时结拜的姐妹。柳奶奶于是比长比短,费尽了口舌,也没劝动母亲。柳奶奶回来后,一脸凝重地对我们说,你妈给我交了心底话,只求早点上路,不想增加你们的负担,害你们花冤枉钱。

    我们当时听了,心如刀绞!

    现在,母亲终于开始按时就医、按时吃饭了。她的脸色明显变得略微丰韵起来,皱纹也似乎比以前少了。我打电话把这个喜讯说给五弟听,叮嘱他多宽慰母亲几句。晚上,五弟打来电话,我于是把手机递给母亲接听。我怕手机声音太小,就将扬声器打开。千里之外,五弟的声音清晰地传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耳中。

    妈,你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己,您活着就是我们的希望。您不知我一个人在外有多难,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加班,一天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但我每天都想象着您在担心我,牵挂我,我就给自己说,我一定要争气努力,不让您失望……

    我看见两行清泪,沿着母亲的脸颊一直滑到腮尖,母亲没有用手去拭。母亲神色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微微低着头,默默地听着,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我看见她脸上的神色,始终充满慈爱和坚毅。

    一年后,母亲安置五弟成了家,第二年,五弟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依慧。第三年的十月十日,母亲不幸与世长辞。许多年了,我一直还在思索这个问题。医生宣布母亲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间了,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多才离开人世。没有依靠任何药物、理疗,她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如草儿一样顽强的意志,还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奇迹?

    母亲墓地,松柏已绿叶成荫,枝叶婆娑。坟前荒草葱郁依旧,而母亲已与我们阴阳两隔,渐行渐远。清风吹拂,草儿簌簌细语,仿佛在向我讲叙母亲一生的苦难与艰辛。想起母亲感叹的那句儿童不知春,问草绿何故。我忽然猛地省悟,或许,这句话就是指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只是,儿时的我们,又哪能体会得到。

    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把她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升华成了一种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草的一生,卑微而又短暂,可它每一棵根须的末梢,都牵连着亲人的悲与欢,苦与乐。为了亲人的牵挂,活着是一份责任,又怎能轻言放弃?

    我的母亲,为了这份责任,像草儿一样,硬是顽强地撑着病体,把三个月的时间,撑成了整整的三年。

    (《豆丁网》)

    【1】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简述。

    【2】试从赏析的角度为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写一段批注。

    【3】文章的第⑧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文章赞美和怀念母亲,为什么以“乡下的草”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成长的路上,有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书香的熏陶;也会有鲜花的芬芳,泪水的痛苦,选择的迷惘……总有一些人和事精彩着你的生活。

    请以“成长,因____________________而精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