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篇幅短小和真实客观。
B.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划龙舟、登高等习俗。
C.《庭中有奇树》是一首五言律诗,《龟虽寿》是一首四言律诗。
D.《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mò)然 怠(dài)慢 褶(zhé)皱 行(háng)阵
B.晦(huì)暗 亢(kàng)奋 两栖(xī) 斡(wò)旋
C.劫(jié)难 趋(qū)势 下载(zǎi ) 吁(xū)气
D.雾霭(ǎi) 狩(shòu)猎 连翘(qiáo) 羁(jī)绊
3、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屏息(bǐng) 肖像(xiào) 深恶痛疾(wù)
B. 翘首(qiào) 纤维(qiān) 濒临绝望(pīn)
C. 喝采(hè ) 琐屑(xiè) 殚精竭虑(dān)
D. 解剖(pōu) 胡髭(zī) 丑陋可憎(zēng)
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 抒情 比喻 拟人
B. 证明 拟人 比喻
C. 叙述 拟人 比喻
D. 描写 对偶 拟人
5、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首诗用词非常精妙,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用奔马、疾风来突出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这天,你和小鹏带着《昆虫记》去爬笔架山,准备去寻访书中讲到的动物。
在一片灌木丛中,你发现了这样一只小动物:
它的姿态纤细而优雅,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如薄纱
……它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前足上的一对武器,它们不但极具杀伤力,而且极富进攻性,也可以用来防御。
(1)这只昆虫的名字是_____,它有一种非常残忍而可怕的行为,是_____。
(2)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他是_____国人。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做一个寥若晨星的少年
①我当过很久的差生,尤其是在进入初三之后。初三那年新开了化学课,第一次考试我只考了19分。可我并没有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感到羞耻或难过。未来那么远,成绩有什么用呢?考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那好像本来就不属于我吧。我不是个叛逆的学生,我只是对成绩“无能为力”——就抱着这样消极的想法,我把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荒废掉了。
②生活的转机是从那年的12月开始的。原来的班主任生病住院,我们班换了新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自他带着“冷血”与“铁血”来到后,整个班就此陷入低气压。新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早晨六点到校,先到操场上跑步再早读。如果迟到了,不仅要加跑两圈,还要罚站一节课。全班同学都敢怒不敢言,患有“早起困难症”的我更是叫苦不迭。
③我本来数学就不好,他上课又喜欢叫人到讲台上做题,我就坐在讲台前面,时刻面临被点名的危险,所以比一般同学还害怕他。如果远远地看见他,宁肯绕整整一个大圈再进教室,也不愿和他打照面。
④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忘了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只记得满纸都是红色的斜杠。考试之后,他挨个儿找同学们谈话,叫到我名字时,我惴惴不安地捏着衣角百般磨蹭,提心吊胆地走进办公室,他却没有训我,只是看着我满是红色的试卷时轻轻叹了口气。我没想到平时凶神恶煞的他这么和蔼,也没想到他在帮我分析完各科成绩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那么一段话。时至今日,那段话仿佛仍然在耳边。老师说:“有些人凭着家庭和出身,不需要努力就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我们不行,对吧?我们得非常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吧?”如此简单的两个问句,让我的耳朵烧红了一圈。
⑤他没再多说什么,就让我回去了。那一路,面对平时最熟悉的走廊,吵吵闹闹的同学们,我紧紧地攥着手里的试卷和成绩单,第一次觉得内心溢满羞愧和内疚。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作为一个家境一般资质平常的女孩,你没有放肆的资本,你得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另一种生活。
⑥没人知道,是从那天之后,我才变成了另一个人。
⑦我不再在课间偷懒,开始缠着同桌帮我检查作业。每天都抽出一节自习课赖在化学老师的办公室里恳求他给我讲解习题。尽管他不耐烦,但我仍然锲而不舍地问了下去,求他给我讲第三遍第四遍直到我再也不会做错。我也不再躲着班主任,甚至主动要求去讲台上做数学题,就算全班同学都做完了我还在讲台上苦苦地演算,但我总算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⑧几个月悄然而逝,很快就迎来了中考,我只记得自己化学考了满分,总分也挤上了重点中学的分数线。
⑨许多年后,我在毛姆《生活的道路》一文中看到他写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环境决定的。他们在命运的拨弄面前,不仅逆来顺受,甚至还能随遇而安。我尊重这些人,可我并不觉得他们令人振奋。还有一些人,他们把生活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似乎一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这样的人虽然寥若晨星,却深深吸引着我。”
⑩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怎样逆袭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我们的命运从来不是上天注定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堆叠出自己的未来。希望你也有相同的勇敢,像毛姆说的,做一个寥若晨星的少年。
【1】选文中的老师教育学生有自己的方法特点,请概括能表现这一特点的情节。
【2】根据第④⑤段的内容,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内容 | 走进办公室 | 没被老师训斥 | 聆听老师教导 | 回味老师的话 |
心理 | ①_______ | ②__________ | ③_______ | ④_______ |
【3】选文第⑧段中的的加点字“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几个月悄然而逝,很快就迎来了中考,我只记得自己化学考了满分,总分也挤上了重点中学的分数线。
【4】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选文第③段中的“所以比一般同学还害怕他”写出了我对这位新老师的恐惧,并且直接表现了老师的严厉。
B.选文第④段刻画老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C.选文第⑥段在内容上突出了“我”要改变的决心,同时在结构上既与前文照应,又与标题相照应。
D.“寥若晨星”的意思是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的人像早晨的星星那样稀少。
【5】选文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试着写出两条。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个快乐而又悲伤的过程。成长,是一首美妙的歌;成长,是一首五味的歌;成长,是一首诉说感悟的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品尝酸甜苦辣,我们收获珍贵的友情,收获成功的喜悦。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