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如《马说》《爱莲说》。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登勃朗峰》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选编其中的《大道之行也》论述了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①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四方街。他登上水车,远眺古城全貌;跨入小店,领略东巴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②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在得偿③愿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A.①沧 ②彩 ③夙
B.①沧 ②彩 ③素
C.①仓 ②采 ③素
D.①仓 ②采 ③夙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是西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
B.《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D.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集安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4、下面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从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角度看,这句话中的顿号应该去掉。)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大雁归来”的结构相同。
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期间写的“永州八记”之一。
D.诗歌《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5、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 指的什么?
【2】请发挥想象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6、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间四句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单 | 车 | 欲 | 问 | 边 | , | 属 | 国 | 过 | 居 | 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萧 | 关 | 逢 | 候 | 骑 | , | 都 | 护 | 在 | 燕 | 然 | 。 |
7、交流阅读成果。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结合作品的情节(或一处细节),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专题一 感悟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专题二 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
专题三 跟法布尔学观察
专题四 跟法布尔学探究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孟老倔
孙毛伟
①孟老倔是开馄饨店的。没人知道他的大名,也没人关注他的叫“春晖”的店名,可一说孟老倔和老倔馄饨店就无人不知了。
②做生意都讲个和气生财,对客人起码要热情周到笑口常开。老倔不,老倔整天紧绷着张脸,没一丝笑容,问他话也爱理不理的,好像都是来找他麻烦的。时有客人提点小要求:“老板,少放点辣子。”老倔也不搭话,客人却以为意思已经传达到了。可馄饨端上来,辣子一点没少。客人生气:“怎么还放这么多辣子啊?”老倔应一声:“本来就是放这么多嘛。”“不是告诉你少放吗?没听见啊?”“听见了。”“听见了咋不少放啊?”“不能少放。”“为啥不能?什么态度啊你?”“就这态度,你爱吃不吃!”
③眼看要争吵起来,后面排队的也不劝解,只是“吃吃”地笑,有人咧咧嘴自言自语:“这个老倔头。”旁边的捅捅这位怕辣的客人:“他就这样,驴脾气。”这位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也息了声。
④老倔馄饨店有“三不”:不赊账,不外卖,不调味。不调味就是顾客不得随意增减盐、辣子什么的调味品。他不给调,也不让你自己调,别家饭店餐桌上都摆着小瓶油盐酱醋,让客人自己调味,老倔店餐桌上啥也不放。你向他要,他说没有。
⑤老倔的“三不”让人觉得不近情理,这不赊账好说,可不外卖不调味不是明摆着难为顾客,砸自己的生意吗?老倔自有他的道理。难得他会松下脸皮给顾客解释:“我的馄饨就是吃个味。你少放勺辣椒,他多放勺盐,那还有馄饨味吗?合你的口味你就来吃,不合你的口味,你去别家。”至于外卖他也有说辞:“外卖我不卖。馄饨拎到家一准凉了,凉了再热,糊糊塌塌的,还叫馄饨吗?”
⑥就这法开店还有客人上门啊?你还别说,不是有没有客人,只怕你想吃还吃不上呢。
⑦老倔的店不大,店门口像火车站售票口那样沿墙装了一排栏杆,是排队用的。想吃老倔的馄饨,一是要早去,二是要有耐心,不排上个把小时队是轮不上的。当然在老倔店排队也不寂寞,看老倔煮馄饨是个很不错的消遣。
⑧馄饨锅旁的案子上一字摆开三排二十四只花瓷大碗,老倔伸手从高汤锅里舀出一大勺热汤,像书法家挥毫书写一样在一排碗上行云流水似的挥一下,每只碗里就均匀地盛上了多半碗汤水,且没有一滴抛洒碗外。他再叫一声“起”,从翻滚着的煮锅里捞出一笊篱煮熟的馄饨,挪到每只碗上用勺轻轻一敲笊篱,几只精灵似的馄饨就会跳起来直落碗中。从中随便取来一碗数数,一准十只馄饨,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然后抓一把香菜、榨菜丝在那排碗上“唰”地挥毫再书一笔,绿的香菜黄的榨菜丝就花一样均匀地漂在每一只碗里了。
⑨老倔的店店小客多,天好的时候就在店门前摆上几张桌子做餐桌用,这下违反了城市管理的规定,城管的人警告老倔不准搞店外经营,老倔却没当回事。这下惹恼了城管,派人上门执法。
⑩老倔冷眼看着店外的桌凳被拉走,既不争辩也不求情。转天馄饨店就闭门谢客了。
⑪老倔馄饨店三天没开业,老倔不急,老倔的老主顾们急了,几天没吃老倔馄饨就觉得哪儿有点不得劲儿。打听到原委,老主顾中就有人出面找城管的熟人把桌凳给要了回来,老倔才开了店门。
⑫有一天,老倔馄饨店附近的街巷发生了一起抢劫案。有人提供线索,说好像见过嫌疑人在老倔店吃馄饨。警察来老倔店调查,老倔看了影像说:“不错,是黑子,总来吃馄饨。”他摸着下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警察:“这几天没见他来,八成早就跑了吧?”警察哼了一声说:“跑?除非他长了翅膀。”老倔说:“要是没跑,出不了一个礼拜,这小子准还会来吃馄饨。”警察就笑,根本不相信,也就没布置蹲守。可是到了第六天,警察接到了老倔的电话:“你们快来,黑子正在店里。”
⑬黑子被抓后供认,作案后他找了一个藏身之地,一直没敢出来。警察问:“那怎么又出来了?”黑子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为了那口馄饨。”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孟老倔开店写了哪三件事?
【2】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老倔伸手从高汤锅里舀出一大勺热汤,像书法家挥毫书写一样在一排碗上行云流水似的挥一下,每只碗里就均匀地盛上了多半碗汤水,且没有一滴抛洒碗外。
【4】文中孟老倔的语言富有个性,请任选两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5】《范进中举》中通过“老太太慌了”“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来写范进的疯态,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从选文再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9、题目:你的 ,我看得见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② 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