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B. 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C. 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2、【引经据典话诚信】
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句子,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背信则名不达。
②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③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的减少,导致一些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B.这种止咳片是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枇杷膏等配制而成。
C.2018年颁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D.菜鸟驿站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派件效率。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方的恶势力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B. 上百头野生的海狮无所事事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
C. 航天员是太空的冒险者,有时会忙得无暇顾及自己看起来或者闻起来怎么样。
D.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也不能幸免,遭到了人类的摧残。
5、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陶渊明是____(朝代)诗人,该诗写于作者处于____的人生境遇时期,诗的前四句中,用“____”解释____的原因。
【2】描述横线句呈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100-120字)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高斋闻雁来。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⑤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⑥ ,泥香带落花。
⑦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
⑧ ,火爆声,呼呼风声, ;又夹百千求救声, ,抢夺声,泼水声。
7、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遗我!” 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酒家特地要消遗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 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众邻舍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郑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惫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个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文段选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3】请简要说说因为什么事鲁提辖要打镇关西。
【4】根据选文,简要分析鲁提辖的性格特征。
8、阅读《德天瀑布记》,完成问题。
德天瀑布记
赵丽宏
无风,无雨,无雾。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
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山谷中林涛喧腾,夹着风雨哗然而至。
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
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帘中的德天瀑布,奔腾的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流水奔泻的情状惊心动魄,使我想起唐人诗句:“涛似连山喷雪来”,“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了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这样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一亿年?一万年?还是千百年?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随友人坐上竹筏,长篙在河滩上轻轻一点,筏子便稳稳地滑到了河中心。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水底的岩石,水浅处石滩不时蹭到筏底,深处则墨绿一片,深不可测。撑竹筏的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个子船工,不说话,只是盯着水面,灵巧地将手中的竹篙左右点拨,撑着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似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急流颠覆。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泽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
“看,彩虹!”
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蒙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岿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
我坐竹筏在归春河上观瀑时,河对岸也有越南人三五成群前来,两国游人隔河挥手致意,互相能看到脸上友好的笑意。将两国游人吸引至此的,是跨越国界的大瀑布。这瀑布,在这里飞泻了千年万年,轰鸣了无数个春秋,然而从前却没有人称道它的奇丽和美妙。我想,不是这里的人没有欣赏自然的眼光,没有迷恋天籁的情趣,而是没有那种心情。此刻,站在国界上、无拘无束地观赏这大自然的奇妙馈赠,倾听这震撼天地的动人天籁,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感叹:和平,是多么珍贵多么好。在和平的岁月里,美,才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赵丽宏散文精选》)
【1】文章开头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梳理作者的写景顺序。
屏息谛听德天瀑布的声音→______→近观德天瀑布奔泻而下→______
【3】景物描写应抓住事物的特点,阅读本文,请你分析作者抓住了德天瀑布的哪些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
【4】用语生动是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结合文中划横线的语句做出具体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越南的游客及作者的所想,似乎与写景无直接的关系,能否删去?为什么?
9、课文《社戏》记叙了迅哥儿随母亲在平桥村消夏时发生的一些事,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请仿照这种写法,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以《那些温暖的往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①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情的事件;②安排好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学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