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双鸭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倔/勉数/差不齐 锐不可/悔不

    B.遗/字/油光可 眼花乱/字迹

    C.星宿/宿舍 耕/各各样 污纳垢/包祸心

    D.首/膀 点/不劳作 粗制造/衣服

  • 2、下列说法错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他所作的《水经注》,文笔隽永,既是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B.《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

    C.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魔”,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D.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这次五月歌会,音乐委员一连几夜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B.原本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同学们看到丽莎狼狈的样子,教室里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C.骗子利用微信、QQ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D.春天里的鲜花总被人们赞美,碧绿可爱的小草却无人问津

  •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径寸之木”“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的“寸”“石”“匹”“丈”均为古代计量单位。

    B.《礼记》中“矜”指老而无子,“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妻。

    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比如《逍遥游》就有这一特点。

    D.《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月夜》,完成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1《月夜》中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于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这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表达情感方法的不同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操守应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3)为国家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它出自   书名,作者是   国籍   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_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_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_的财产。

    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⑩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的一项是(     

    A.强壮        勉励        贵重

    B.强健        鼓励        宝贵

    C.健康        激励        珍贵

    【2】阅读选文第①至⑥自然段,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母亲经历哪几件事?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还)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下面的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至少600字。

    __________________,牵动我的情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