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扎龙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脊椎动物大约有277种左右,其中鸟类有207种。
B.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
C.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D.通过女足姑娘稳扎稳打,永不言弃的努力,让她们在上半场落后的情况下,追回并反超比分,战胜韩国队,赢得冠军。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在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傅雷家书》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因营救朱赫来而被抓进监狱,最终是其好朋友谢廖沙将其救出。
3、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
A. 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
B. 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
C. 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
D. “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扩大;夸张④看;望⑤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②陈设;铺排。
4、【诗词文化我传承】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仅创造出了无数无与伦比的美丽诗篇,也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元素。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
③音韵之美加上吉利的口彩与寓意,深受民众的喜爱。
④它不仅单音多义,同时具有音、形、义特征。
⑤在常见吉祥图案中,同音双关的例子俯拾皆是:蝠(福祉),鹿(功禄),鱼(有余),瓶(平安),莲(联姻)。
A.②①④⑤③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⑤③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征蓬”比喻______________。
6、默写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4)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6)《关雎》中表达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表明淑女是君子理想的配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相关文字,按要求答题。
“这儿难道能钓着鱼吗?”
保尔生气地回头看了一眼。
他看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裏住晒黑了的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拿钓竿的手轻轻颤动了下,鹅毛鱼漂点了点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波纹背后随即响起了她那焦急的声音:“咬钩了,瞧,咬钩了……”。
保尔慌了手脚,急忙拉起钓竿。钓上的蚯蚓打着转转,蹦出水面,带起一朵水花。
“这回还能钓个屁!真是活见鬼,跑来这么个人。”保尔恼火地想。为了掩饰自己的笨拙,他把钓钩甩到更远的水里。钓钩落在两支牛蒡的中间,这里恰恰是不应当下钩的地方,因为鱼钩可能挂到牛蒡根上。
(1)以上文字出自于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说说这一题目的含义。
(2)文中的“她”是谁?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上小题。
时间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
我们追逐着一朵鲜花盛开的时间,等待着一颗果子成熟的时节,万生万物,自有其道。无论是中药的采摘、加工、炮制还是存储,都要把握好最佳时节,遵循其时。①
首先,你要学会赶时间。红花,《药典》称其花瓣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之效,是调血之药。采摘红花的时间很有讲究,要在花瓣由黄变红之际进行。采早了花还未成熟,采晚了则花容憔悴。为了抓住转身即逝的时机,采花工们每天清晨采花,十分辛劳。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秋季早晨采收。与“红花”虽只差一字,身价却高出近千倍,与红花一样活血化瘀,《本草纲目》称其解郁安神,久服令人欣喜。它以花及其柱头入药,80到100朵鲜花仅能收获一克花丝,故见其珍贵。藏红花原产于中东及欧洲地中海一带,明朝时途径西藏传入京城,故而有“藏红花”这一俗称。它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首度引种成功。这种花昼开夜闭,所以人们必须朝起采花、尝鲜剥丝、及时烘干,男人采花,女人剥丝,这其中的时间以分秒计算。再之后,就要立马到烘干点和收购站去卖,看其花丝品相如何,一克烘干花丝收购价大约为25到30元,隔夜便会掉价。在冬天,再将藏红花茎球种回土壤之中。如此轮回。②
赶时间可以理解,但请记住这不是唯一的处世哲学。曲是一种中药剂型,而制曲,是中药炮制中一种耗时最久的方法。红曲,是以籼米为原料,由红曲霉菌发酵而来的药物。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红曲“消食活血,健脾燥胃”,多用于治疗食积饱胀。红曲不仅能入药、能酿酒,还常常担当食品调味剂的角色。炮制红曲,先要把米淘完后,浸泡上一整晚,到第二天才能蒸饭,饭要蒸得恰到好处,时间不够、芯子太硬,容不下菌种寄生;煮得太久,饭团粘软,有可能感染杂菌。然后用调制好的红曲母,将其与米饭均匀搅拌,彼此渗透、互相吸附,先是内眼可见的白毛,然后是粉色斑点。传统的工艺发酵的过程要等待六七天。这过程中,要不断将手指插入米堆中央测温,检验发酵程度。当热量上升时,意味着要赶紧洒水浸曲。有时会下秋雨,空气中活跃的水分子是微生物梦寐以求的催化剂。最后是晾晒,它是旷日之久转化旅程的终点。③
陈皮,以陈者为贵,它是历久弥新最好的注解。所谓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在陈皮炮制存储中,阳光和时间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非自然手法都是禁忌。新皮年年晒,日日晒,旧皮定期翻晒,如此循环往复。然后将晒干的果皮用麻绳串起,悬挂于灶台之上。灶下干柴烈火,灶上烟雾缭绕,干皮于这日积月累炊烟之中慢慢陈化。年复一年,方不负“陈皮”之名。这是灶台熏皮古老方法。而百年老字号“陈李济”有另一种招式,晒完之后放入麻袋,封好编上年份,放到楼阁上,下面烧柴火,中间炼蜜,天天蜂蜜分子与果皮细胞日以继夜耳鬓厮磨,长此以往,陈皮表面焕发出檀香木的光泽,内层附着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这便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陈李济”陈皮了。④
有的人被时间改变,有的人改变时间。春去冬来,夏末秋至。世间万物顺乎天理,如期而至的灵性成就了本草神奇的生命。
(选自纪录片《本草中国》,有删改)
【1】本文主要运用(1)_______的说明方法, 告诉人们中药中的时间之道。作者先说采摘红花和(2)______藏红花需要“赶时间”:接着说明炮制、存储红曲和陈皮需要(3)_______;最后强调世间万物都顺应时间,合乎规律。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一则有关中药的歌谣说起?
【3】这篇文章是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解说词。比起一般的说明文,它的语言显得更有温度。请举例说说本文语言的“温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下面这段话应该放在文中的( )处。
中草药中有很多以季节命名的例子,比如说夏枯草,秋桑叶,冬麻,从中可以看出一种远古的智慧。霜降,意味着霜桑叶的成热,也就是说,它要等到下霜后方能达到疗效。立冬已过,天麻成熟,需赶在次年清明,茎苗未出时采挖。此时天麻圆润饱满,质量达到一年顶峰,也被称为冬麻。
A.① B.② C.③ D.④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落实教育部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学校打算开设劳动课,每周一节,安排学生了解或参与清扫、烹饪、维修、农耕等劳动项目。
关于开设劳动课的意义、内容、形式等,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以“劳动课,真 ”为题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经历、体验与思考,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交流。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6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